丝绸之路文化古迹之玉门关、古阳关遗迹

时间:2011-12-31 12:05来源:百度文库 作者:鑫报 点击: 载入中...

P1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一首《渭城曲》,感动着一代代人。《渭城曲》后经配曲吟唱,如泣如诉,名《阳关三叠》,更为千古绝唱。

P2  阳关,就在敦煌的南湖。它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处的“古董滩”上,因在敦煌另一个古代关口玉门关之阳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抗击匈奴,同时在敦煌城西南和西北建立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隘,在战略上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  P3  阳关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加之地理位置特殊重要,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公元前二世纪时,西汉王朝为抗击匈奴,经营西域,在河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成为通往西域之南大门、丝绸之路的咽喉,地理位置突显重要。在久远的历史岁月中,阳关都与武帝拓疆、迁民实边;张骞出使、凿空西域;去病出征、收复河西;天马西出、龙颜大喜;广利伐宛、用兵神奇;玄奘取经、归途此间;王维劝酒、渭城谱曲等风云人物、历史事件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构成了壮丽的历史画卷,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铸成千古传唱的阳关盛名。 张骞铜像P4  馆区呈仿汉建筑风格,古拙质扑,挺拔雄浑,与周围的汉唐历史遗迹和沙漠绿洲雪山戈壁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P5   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那就是阳关烽燧,景区依托稀稀拉拉的几根铁杆,围着一个梯形的土堆,依稀有砖砌的痕迹。

P6  墩墩山上矗立有汉代烽燧,为景区制高点,被称为“阳关耳目”。

P7  塞北那座古老的关口,想像着西行的人们跨着骏马从那走过。我仿佛听到驼铃声声、羌笛阵阵,仿佛看到黄昏时分圆圆的落日从城楼上西沉,落在荒凉的大漠之中……

P8  透过沙尘弥漫,我只能遥望着这古关的废墟,遥望着岁月的沧桑,凭吊阳关的遗址。我想起白居易的诗句: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一声。 P9  宋代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逼着人们东移,阳关渐渐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阳关北面的玉门关,也由于两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而逐渐衰败,直至关口湮没,路无人迹,沦为废墟,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所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10  阳关,古时候中国有3处。1.古邑,春秋鲁地,后入齐。今山东泰安南纹水东岸。左传.定公七年,齐人归郓,阳关。2.古关,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与扦关、江关并称。故址即今重庆市东石洞关,三国蜀汉刘备置关。3.汉武帝置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180公里、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与玉门同为西域的交通门户;出玉门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宋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圯。P11  在墩墩山周围绕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脚下去,空空有声,里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样的秘密。山前的茫茫沙碛,被称做古董滩。据说阳关故址的确定,便主要依据滩上发现的大量历史遗物。如今这里仍有不少陶片之类的古物遗存,故当地人称:进得古董滩,两手不空还。只是以我的无知,虽身入宝滩,却也是决意空还的。P12  不过,上溯两千年,这里何尝寂寞呢。阳关以南是玉门,那时,车辚辚,马萧萧,使者,商人,冠盖相望,不绝于道。守卫在烽燧亭障的官兵,在一片肉香氤氲中大快朵颐--当日一斤肉不过七个大钱。自然,金戈铁马,汉军挥师西向,更是屡屡打破旷野的寂寞。那正是汉武帝的辉煌业绩之一。P13 从敦煌到阳关,有许多这样的烽火台,约10公里就有一座,它们是古代专门为传递警报修筑的。远远望去,此时烽火台犹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呈现出一派峥嵘的奇殊的大漠风光。P14  在阳关故址碑前极目四望,方圆百里旷无人迹,天地之间除了几只苍蝇嗡嗡飞着,再听不到别的声音。有一首无名氏的《瓜沙道中》诗:“阳关古道接大荒,官杨零落不成行。阴沉日色连云白,暗淡风沙人寒黄。鸿觅稻梁衔矢石,人拼骨肉战冰霜。唐蕃汉垒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眼前景色虽然不如此萧瑟惨凄,但立定在一片空旷中,仍能体味到那萧萧的悲凉。
P15   放眼望去,是起伏的五色沙,天边连着起伏的山峦。没有风,天空也是一味的灰蓝,如果没有我在走来走去,一切仿佛是远古遗留的图画,定格在这边远的洪荒之中,亘古沉默。P16  汉唐遗韵,阳关胜景。若临莫高叹观止,未到阳关愧胜游!不远处一个小小的界碑,静静的刻着“阳关”,提醒着人们的想象。
P17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戍边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过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回到长安的。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可见当时人们过阳关的次数很多。当时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阳关和玉门关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等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那时的阳关,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P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像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P19  当时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阳关和玉门关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等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那时的阳关,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P20  景区内由敦煌文化名人纪永元策划并投资兴建的阳关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民营博物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用木刻画弘扬敦煌文化
  • “丝路敦煌”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开展
  • 十五分钟的苏丹汗驿站
  • 甘肃挖掘研究老子文化 “牵线搭桥”促经济发展
  • 玉门关和阳关
  •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酝酿“智慧”保护管理新模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