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青河巨石阵

时间:2012-05-10 23:47来源:新疆都市报 作者:南香红 点击: 载入中...




 

  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青河县境内三海子山谷的这座“大墓”,在上个世纪初就被考古学家发现。在一片盛开着金盏一样的黄花的草原,在绸带般的河水的缠绵下,它黑魆魆地蹲伏在那里。在大山衬托下,它并不显得多么高大,只有走到近前,你才会被它的气势所压倒,才感受到它的恢宏尺度!这一次它成为人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对象,是因为有人提出它是独目人的王陵。 


  A神秘“大墓”

  大多数时候,它都沉寂在山谷中。只有当人们的想象力瞬间爆发那么一下时,它才成为人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对象。

  这一次是因为有人提出它是独目人的王陵。

  人们在习惯上将它称为青河大墓。如果它真的是陵墓的话,应该是一座矗立在东方的金字塔。

  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青河县境内三海子山谷的这座“大墓”,在上个世纪初就被考古学家发现。1986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的王明哲先生首先发表文章披露它的存在,由于人们对它的意义了解不深,一直没有引起考古界足够的重视。但它毕竟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大到对它无法轻视与忽略。

  在一片盛开着金盏一样的黄花的草原,在绸带般的河水的缠绵下,它黑魆魆地蹲伏在那里。在大山衬托下,它并不显得多么高大,只有走到近前,你才会被它的气势所压倒,才感受到它的恢宏尺度!

  据考古学家的实际测量,它的底直径长92米,高15米;内外有两圈石围墙,外墙周长700米、厚3米;内墙周长280米、厚5米;内外墙之间有四条石道相连,呈十字形;整个内外圈加起来,直径达到了210米;石冢上及周围有6个刻画有鹿的石碑,每个都高达2.6米。如果从空中看下去,整个巨石阵像一个卧在草原上的巨大车轮。据推算,它的用石量在2万立方米左右。更让人吃惊的是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选过,长宽都在30至50厘米之间,均匀而整齐。

  巨石阵所在之处,是一个长约六七公里,宽约二三公里的山谷。在这个不长的山谷里,竟分布着十几个高山湖泊,其中三个比较大,三海子由此得名。有湖、有水、有草,哈萨克族牧人每年夏季赶着牛羊来放牧,但仅仅两个月这里便草枯水寒,海拔2700米的高度让这里不是长久停留之地。

  考古人员往山谷里踏勘时,发现山谷里密布着30多个大大小小的巨石圈。但都没有位于三海子湖东边的那座高大。它们像是分布在边上的星星,忠实地拱卫着它的尊严。

  B一些猜想

  最早对金字塔巨石阵的猜想,来自于一些历史学者。1998年10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一篇名为《阿尔泰山中的神秘皇陵》的报道,这个时期对于它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它是不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人们在三海子发现了一条成吉思汗大道,这是一条宽10米巨石垒成的大道,自与蒙古国交界的34号界碑进入中国,绕过三海子,与自35号界碑入境的另一条大道汇合,然后“遇滩消失,遇山修起,陡谷石筑……南下准噶尔将军戈壁,直指木垒或吉木萨尔一线的古路”,作家张承志在他的《荒芜英雄路》里这样描述这条大道,“我突然看见了一条痕迹,有一个形状突然出现了:峥嵘的怪石整齐地排成10米宽的一条宽带,朝着哈尔嘎特左手的山顶伸去。青草枯干地刺出石缝,荆棘刺网般缠绕着这条尖石带。路,清清楚楚地静悄悄地停在山坡上。”

  当年成吉思汗就是从这个地方六度金山(阿尔泰山),率领蒙古大军出征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最终死于征途,除了他,谁也没有资格享有如此宏大的陵墓。

  当它几乎要被认为是人们百寻不见的成吉思汗皇陵时,有人站出来说它根本不可能是成吉思汗陵,它要比蒙古帝国时代整整早2000年。

  北京大学学者林梅村发表了两篇论文《谁是阿尔泰深山金字塔式陵墓的主人》、《阿尔泰和天山大石冢》,他认为这种巨石冢是来自东方的独目人在公元前7世纪占据这里后修建的,巨石冢是独目人的王陵。

  林梅村指出,蒙古贵族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早已采用了北方草原王公贵族中流行的“潜葬”习俗,就是悄悄埋葬,不留下任何痕迹,而成吉思汗的子孙更为其甚,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地表面踏平,再种上植物,把知情者一个不留地杀光,所以成吉思汗陵墓很难找到。

  谁是独目人呢?记载来自于希腊诗人阿利斯铁阿斯,他曾写过叙事诗《独目人》,记他漫游中亚草原时的经历。但这部诗集亡佚了,后人只是在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中看到引述的部分:“伊塞顿人说过独目人和格里芬人的事情……我们把从斯基泰人那里听来的话信以为真,并给这些人起了一个斯基泰语的名字,即独目人。”

  巧合的是,中国的《山海经》里也有关于独目人的记载,“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不知道这些历史史籍里的只言片语有多大的可信度,就算真的存在过一个“一目国”或者“一目族”,又怎么解释一个部族的人只长一只眼睛呢?但这样的反问也是毫无力量的,世界上有多少事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相信独目人之说的学者认为,独目人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过的塞人,即西方所说的斯基泰人。也就是说,独目人不仅存在,而且还曾于公元前10世纪左右称雄于中亚草原。这些墓就是他们部落酋长的陵墓。

  C或是神殿

  以石为冢是欧亚草原上人们埋葬死者广泛采用的方式。在蒙古高原、外贝加尔湖、南西伯利亚及新疆的茫茫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的不仅是牛羊,还有这些或高或低的石头坟冢。

  新疆考古所退休所长王炳华曾主持过多次新疆境内草原石冢的挖掘,在他的考古专著里,对这种石冢的结构有过仔细介绍。其中位于乌鲁木齐南山矿区的四座墓是这样的:墓葬表面用石封起,垒起一个圆形封堆,周围用石围成石圈,墓室为竖穴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深7.1米,里面填满了巨大的石头,墓主人为一骨骼粗大的女性,赫然可见头骨上有一锐器的钻孔,墓中出土大量黄金。

  石封石圈墓,墓中有黄金,墓主人颅骨上多钻孔,这些要素频频出现在其他草原墓中。那么,阿尔泰山南麓那些星罗棋布的石圈墓里,会不会也葬着佩戴着繁多金饰、头上凿着洞的人呢?

  但是,有人对石堆是陵墓提出质疑。新疆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学堂、吕恩国撰文认为,金字塔巨石阵根本就不是陵墓,而是远古时代塞人的太阳神殿。

  他们引证的是俄罗斯考古学家数十年对草原石阵的研究,当他们对那些石圈进行挖掘的时候,那些规模稍小的石圈是陵墓,但对那些大的石圈,本指望有大的发现,却几乎没有例外地让人失望——里面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没有人骨,没有黄金!

  1999年蒙古共和国和日本联合考古队在蒙古西北对几处大石圈进行发掘,结果也是一样,里面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外表几乎一样的石阵会因为大小的不同而性质完全不一样呢?

  俄罗斯的考古学家将这些石头构筑物按照大小规模来进行分类研究,他们把大的称为“克列克苏尔”以区别于普通的墓葬。“克列克苏尔”被认为是祭祀太阳的神庙,而不是墓葬。

  因此刘、吕等提出三海子巨石冢是一座宏伟的太阳神殿的说法——

  金字塔巨石阵并不是什么王陵,而是一处用于祭祀的太阳神殿,是目前欧亚大陆草原上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太阳神殿,是一些草原民族进行祭天活动的场所。而祭祀活动的最好证据就是发现于巨石阵前的鹿石。

  鹿石是一种刻画了鹿的形象的长方形或者方形的大石头,是古代草原人类的文化遗存。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原始人类留下的石碑,可以理解成古代人类进行记录某些大事件的史书,也可以把它说成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遗留物。

  D石碑密码

  在欧亚草原发现的鹿石有600多通,它们广泛分布于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北高加索、格鲁吉亚、匈牙利及德国。新疆的鹿石发现了52通,其中有18通来自于三海子。这些鹿石或埋于地下,或立于草丛中,有的在巨石阵的基座内,有的已经沉入湖水。

  几乎所有鹿石上的形象都是变形夸张的,刘学堂认为鹿是奉献给上天的信物,它从地上的奔跑开始,最后化为鸟飞翔于天空,它可以穿越天、地、人间三界,而变形正是为了表现它的速度与飞翔。有的鹿石上的鹿已经是鹿和鸟的合体,细长的鸟嘴,鹿身,鹿的花纹与图案,但腿又细如鸟腿,作腾云飞翔状。而有的鹿石上则刻画多种动物形象。

  鹿石1965年就被发现,但因为搞不清楚它的文化性质,所以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评价。

  或许,这座金字塔巨石阵的秘密就在这些石碑里面,或许鹿石上那些抽象刻画是一种符号,或者文字,只是谁都无法解读。不管是独目人的王陵还是太阳神殿,所有一切不过是一向严谨的考古学者的一次偶尔的思想出轨而已。

  对于塞人,这个比乌孙、匈奴更早地出现于欧亚草原上的部族,人们了解得太少太少,以至于有许多猜想和荒诞的传说。发现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塞人墓地的一座青铜武士像,给了我们关于塞人的一点直观印象。这是一个手握武器半蹲着的青铜武士,他赤裸的上身的每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似乎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猛地站起发起攻击。他的相貌完全是一个欧罗巴人,高鼻梁,大鬓角,最重要的是他的帽子,高高的尖顶,几乎是考古认定的塞人的标识。

  《汉书·西域传》里说三十六国中乌孙国所在地原本是塞人的故地,先是被大月氏人占据,后来又被乌孙人占据,所以大月氏和乌孙“民有塞种”另外休循国、捐毒国,“皆故塞种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疆后来的民族血脉里都或多或少地注入了塞人基因。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阿里--神秘的古格王国
  • 走进神秘的香妃墓
  • 天湖:忧伤恬静神秘所在
  • 撩开大峡谷的神秘面纱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