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税史:丝路起点贸易盛 关税征收重调节

时间:2012-07-13 09:39来源:洛阳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古代洛阳宫殿复原图

 

  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发挥了中国与域外各国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也促进了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的河南洛阳经济的繁荣。丝绸之路将中国丰富的丝绸、瓷器等特产运到国外,也从西方运来了珠宝、香料、玻璃器皿等商品。而对这些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历来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手段。历代政府多鼓励对外贸易,并采取各种税收措施予以扶持和调节。

 

  丝路起点贸易发达 商品流通产生关税

 

  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陆路运输的主要路线,除促进东、西方商业繁荣外,在经济、文化及宗教交流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东汉都城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使者沿丝绸之路赴西域拜佛取法,在洛阳创建白马寺。公元73年,班超奉命由洛阳出使西域。


  东汉之后,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皆以洛阳为都,故洛阳长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大量的遗迹、遗物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如在洛阳出土的背驮行囊的“骆驼”、头发卷曲的昆仑俑、波斯萨珊王朝银币、东罗马帝国的金币等,都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证据。


  从东汉到隋唐,洛阳一直是个国际性大都市,北魏时期有1万多户约5万外籍人常住洛阳,到了唐代更多。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与茶叶等特产运到国外,也从西方运来了珠宝、香料、玻璃器皿等商品。随着商品交易的日趋频繁,朝廷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也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其中,关税是国家调节经济政策的重要杠杆。

 

  历代多重国际贸易 采取税收措施管理

 

  汉代以来,多数帝王对国际贸易持积极态度,并采取各种税收措施予以管理。


  汉代,中西方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官方形式进行,西域诸国派使者来中原以向汉入贡为名进行贸易,商人也加入使者行列。汉代政府的使者也是官商。丝绸之路上设有关隘,过往行商得向关都尉或地方官缴税,税种分为关税和市租。关税以货物总量为基础征税,税率约为10%;市租以买卖成交额为基础征税,市租率约为2%。


  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朝廷对外国客商一般不额外加税,隋炀帝还对胡商实行减税免税政策。唐代,政府采取怀柔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商的货物入关后,宫市使以两倍于民间市价的价格购买外商货物。低税率刺激了洛阳的工商业发展。


  宋代也是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西域朝贡的频率有所降低,朝贡贸易的规模和期限也受一定限制。此前,通过丝绸之路入关的商队人数从十几人到几百人不等。到了公元1085年以后,于阗等频繁入贡,大规模的商品交易使宋代白银、绢帛大量外流,朝廷不得不对入关商队的人数进行限制,朝贡使团保持50人左右。

 

  贸易政策调节经济 关税成为重要杠杆

 

  古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一直领先,对外贸易长期出多入少,而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我国对外贸易量稳步增长,关税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瀍河区地税局局长杨海涛介绍,关税的征收除了有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成为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于调节、保护和发展本国的经济和生产。


  关税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杠杆,税率高低和关税是否减免可以影响进出口规模,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如通过调节进出口商品数量和结构,可促进国内市场商品的供需平衡,保护国内市场的物价稳定等。


  目前,我国实行的关税政策是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2012年的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1%,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税目总数由2011年的7977个增至8194个。


 (资料提供: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