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

时间:2012-08-23 11:15来源: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岭人们并不陌生,她不但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而且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动物地理上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和植物区系上的南北交汇处。位于秦岭山中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秦岭中段南坡,是迄今为止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最高海拔2904米,其山势雄伟,奇峰罗列,飞瀑悬泻,林海茫茫,不失为身居闹市欲回归自然,追求返朴归真者的好去处。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温暖而湿润,年均气温在13℃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构成了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丛草旬。森林原生性极强,近300年来未遭破坏,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已查明高等植物种类达1580多种,隶属175科679属,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38.2%,有24种国家颁布的珍稀频危植物,其中二级保护的有11种,三级保护的有13种。区内最为丰富的植物资源是竹子,以海拔1800米为界,构成了巴山木竹和松花竹的海洋,竹林面积达157平方公里,壮观的竹林使保护区无论春夏秋冬绿色永存。


    区内高大古稀的林木众多,林中有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一年四季都是百看不厌的天然画卷。最足以称颂的是保护区内分布的大片的天然杜鹃林,春天各种杜鹃竞相开放,与春日相映。


    佛坪自然保护区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已发现脊椎动物332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212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22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5种,二级保护的29种。大熊猫是本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本区是大熊猫在秦岭分布的中心地带,核心区内大熊猫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且毛色奇特,除人们常见的毛色为黑白相间的大熊猫之外,已多次发现棕色大熊猫,堪称国宝中之国宝,号称金发女郎。在保护区内常能看到大熊猫追逐求偶,嬉水取食,攀树玩耍等憨态可掬的精采镜头。秦岭山地中最大的野生动物羚牛,其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保护区30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达300多头,到处是其踩出的被称为牛道的小路,在保护区内百米之外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常能见到羚牛成群结队的壮观场面。这里的金丝猴以其色泽艳丽的毛发,在密林之中倍受瞩目,在海拔1300-2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受物候变化的影响,按照一定的线路季节性活动,区内有6群500多只,在保护区内常能看到它们的表演,金丝猴爬树敏捷,常爬到很高的树梢或树杈上向四周了望或坐在树杈上采食树叶、花、果等,或下到地面觅食,跳跃能力特别出色,常利用自身重量借助树枝的反弹力,在树林中连续跳跃很远的距离,其攀岩飞跃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佛坪自然保护区又是鸟类乐园,种类繁多,它们在丛林中自由翱翔,与碧水之音,林涛之声,一起演奏着生命的大合唱,这里不仅是进行鸟类科学研究的基地,而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鸟类爱好者光临观鸟。


    保护区境内的三条主要河流均为汉江支流金水河的发源地,终年清溪长泻,碧水长流,水体景观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区内层峦叠翠,云雾缭绕,为水体景观增辉添彩,使水体景观气象万千。引人入胜的高达40多米的灯盏窝瀑布,三节组成,蔚为壮观。黑龙潭瀑布飞泻直下,溅起白浪数丈,声似钟鼓齐鸣,势若万马奔腾。还有火地坝瀑布,大城壕瀑布群,各具特色。三官庙纸厂沟、瓦房沟、三星桥瀑布似高山流水,银龙飞舞。玉皇瀑布、娘娘潭、老君潭、饮马池、龙潭、白龙池涌泉等自然景观更加迷人。


    保护区内有多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清道光同治年间,人口居住近万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区内人口不到300人,火地坝、蒸笼场、骡马店等遗址残迹犹存,历史上著名的傥骆道自保护区西北部穿行而过,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