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时间:2013-03-27 08:08来源:大西北网综合 作者:佚名 点击: 载入中...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在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原中
 
 
  打醮究竟延续了多久
 
 
  当走完30年的一个轮回之后
 
 
  当初那些参与打醮的人们是否依然健在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的最北端,西北与内蒙接壤,靠近毛乌素沙漠,东临黄河,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地区。目前,这里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居住在山大沟深的黄土高塬深处,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较差,文化教育相对滞后。
 
 
  自古以来,榆林地区宗教盛行,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并存。
 
 
  位于佳县黄河之滨的白云山被誉为道教圣地、西部神山,每年农历的三月三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之日、四月初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日、九月初九真武祖师得道升天的日子白云观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
 
 
  白云山脚下的黄河滩上有个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村谭家坪,村里人不仅信奉白云山的道教,而且还有众多佛教徒。村里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寺庙,里面供奉着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更让人惊奇的是村里还有着一座由比利时方济各会传教士聂长春发起修建修建于宣统元年(1909)的西式教堂。这座教堂既具有明显哥特式建筑风格,又融入陕北窑洞的地域特色,是陕北地区中西结合特色教堂的代表,至今任有众多教友在神父的带领下做礼拜唱圣歌。
 
 
  陕北榆林地区是一个地域文化深渊,民俗宗教活动丰厚的地方,一些最早发起于民间最底层支持人们精神的那种略带宗教色彩的习俗、信仰,体现出一种基本民生精神的幻想。当这种幻想与迷信、巫术、习惯、习俗及动植物灵性演变熔于一炉时,这种浅薄的泛神信仰便开始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精神,从人祖崇拜逐渐上升到了神圣化的偶像崇拜。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打醮的前期,在村口、路边显著的地方贴上通告,告诉人们今年轮到这里将要举行打醮,告知过往行人具体的时间地点,并规定从即日起,所有的牛羊等牲畜不得在路上通过,以免弄脏了路,因为打醮期间来的神仙们要从这里经过.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在打醮队伍里这是一群有特殊身份的人,他们身着黄袍,手持执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执事指一些木雕的器具,有道教中的十大元帅和年、月、日、事四个值日使者
 
 
  历史上,但凡来榆林任职的总兵,都必定会修建一座庙宇。如同治十一年(1872),榆林总兵刘厚基捐资修缮红石峡雄山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延绥镇总兵戴钦修建的戴兴寺。明清以来,仅榆林城内外能数上的大小庙、观、庵、阁就有近二百多处。
 
 
  地方政府的支持,官吏们的信奉,使得各类的宗教形式便开始多层次全方位的在陕北大地上纵横交叉,向高原更深的范围流布,以致在陕北大地上基本形成了村村入庙会,户户都信神的局面。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各村的纠手们早早便从家里来到今年打醮的地方报到,他们互相嘘寒问暖,说着一年来各自的生活和自家村里的趣事,等待对他们在活动上任务的安排
 
 
  现如今,只要你一踏进陕北榆林地区,抬眼看到的绝大多数村庄里基本上都能看见大小不一的庙宇,这些不同的庙宇中分别供奉着不同的神仙,每个神仙都有自己不同的祭祀方式与时辰,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进入不同的庙宇进行祭拜,于是就有了众多形形色色的庙会。
 
 
  “打醮”便是榆林地区众多庙会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自发的宗教祈福活动。
 
 
  陕北的民俗宗教活动很多,如公鸡会、娘娘会、老爷会、药王会什么的,称之为醮的不仅从数量上很少,而且从地域分布上打醮的主要活动范围都集中在了靠近黄河西岸的佳县一带。
 
 
  陕北有打醮(清醮会、太平清醮),知道有这种活动的外界人并不多。原因一是打醮活动分布在黄河岸边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深处;二来是打醮这种活动的文字记载很少,加之这种纯民间的活动是在黄土高原相对封闭最底层的农民中进行。因此上,关于打醮的起因、年代也只是大山里的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些模糊记忆。
 
 
  打醮的目的是旨在驱除病虫灾害、祈求村社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一种活动。
 
 
  如今,流传数百年的打醮活动与现代社会人们的一些社会存在方式相融合,逐渐成为当地民间风俗与信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醮和道教总是连在一起。醮从字面的本身含义解释为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陕北打醮活动的地域主要集中在西部道教圣地白云山周围,参与打醮做法师的道士均来自白云山上的白云观。
 
 
  白云山道教网站里关于道教称谓解释道: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佳县的打醮活动中有亮执事之说,只是教义中的执事指的是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而佳县打醮活动中亮执事的执事指的是活动中的仪仗、器具等。我想这或许一方面是时间的推移造成的,另一方面打醮这种活动是一种纯民间的祈福活动,它的活动基本不受白云山道观的约束与指导,更多的是受打醮上负责的纠手(会长、负责人)个人意愿的影响,而这些纠手多为一些没什么文化的老人,这些人文化、思想、意识上的差异,使得有些活动内容和仪式在岁月的磋磨下偏离了原来的本意,造成一些称谓上的偏差吧。
 
 
  陕北佳县的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之意,应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据资料记载,斋醮祈祷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是在东汉以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陕北榆林盛传的斋醮活动在历史记载上几乎没有。
 
 
  目前,国内大的太平醮活动多数在南方沿海一带,以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的长洲太平清醮最为宏大。
 
 
  陕北佳县地区打醮活动盛行而其他地方却没有打醮活动,我想这一定是和被誉为西部神山白云山上的白云观有关吧!
 
 
  陕北各式各样的民间活动很多,活动的时间要么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要么是某个神灵的祭日,要么就是集中在农历的正月,而唯独打醮这种活动是在临近年关的寒冬腊月进行。
 
 
  打醮,在陕北又称清醮会、打老醮。
 
 
  打醮除了在时间上不同于陕北其他庙会外,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时间上的不确定和地域上的流动性。因为打醮在它30年的一个周期内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由参加打醮的村庄轮流举办,一年一换(这和横山的牛王会大相径庭)。每年举办的具体时间也不统一,要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来确定(这一点与横山牛王会不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村庄,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为打醮更增添了几份未知的神秘。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忙碌的纠手从经堂窑走出。陕北人居住的窑洞分土窑和石窑,贺家畔村用石窑布置的经堂窑极具代表性,2009年他们从前面打醮的村子把醮接到村里,两孔石窑一孔用来作经堂安置祖师,另一孔用来放置杂物和点香人的休息地,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贺家畔村的点香值日名单张贴在经堂窑里。从把祖师接到本村那一天起,村里的人要一家不拉的在经堂窑给祖师爷点香,每天一户,顺序值日,一直轮换到打醮结束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路边玩耍的小孩举着枪在我面前摆起了pose。鬼魂坛是祭祀死去的先人和安抚孤魂野鬼的场所,小孩子是不能到跟前去的。按照陕北农村的讲究,未满12岁小孩的魂不全,能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因此这几个小孩被看守鬼魂坛纠手轰赶到别处玩耍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这种用彩纸做的幡子叫大塔,意思是请来的神仙都附在上面,它们在高高的空中观看打醮,大坛小的十几米,高的达近百米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陕北奇葩“高原上流动的风景——打醮”
 
 
  “迎贡”的队伍有很多人,仅和尚居士就有二十多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古丝路上的公主堡
  • 陕北说书:传统说唱文学的活化石
  • 甘肃和政动物群化石“见证”青藏高原隆升
  • 青藏高原崇马习俗:藏传佛教信仰"马头观音"
  • 武定罗婺彝人祭神
  • 阿拉彝人的凉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