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吉隆沟是“蕃尼古道”的起点,松赞干布曾在此迎娶尼泊尔公主,莲花生大师通过这里入藏传教。满清时期,大清还在这里上演过一场反侵略的自卫反击战……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西南麓广泛分布着一些裂缝,这些裂缝因为海拔较低,成为山两边国家来往的通道,吉隆沟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历史上,吉隆沟有个著名的名字,叫作“蕃尼古道”。正是它的出现,开启了西藏与尼泊尔千年间的交流往来——古道上的吉隆镇,处于古道的中心位置,松赞干布选择在此建行宫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莲花生大师选择在此作为入藏传法的第一站……
秘境吉隆沟
另一方面,古道也带来了杀戮和兵祸:乾隆年间,控制尼泊尔的廓尔喀从吉隆入侵西藏,大肆烧杀抢劫,震怒的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领军将廓尔喀击溃,收复了领土,并一直打到廓尔喀的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附近……
蕃尼古道
左手玫瑰,右手菩提
吉隆沟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吉隆县境内,隐藏在吉隆藏布峡谷中段,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海拔仅有2000多米,和喜马拉雅山系动辄数千米的高度相比,这一段实在低矮。这条裂缝一路延伸到山另一边的尼泊尔,贯穿了整个喜马拉雅山——古人将这条天然通道称为“天赐之路”,而后世则将这条通道称为“蕃尼古道”。
动人美景
关于古道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初。当时的西藏正处于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统治之下。当时,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向邻国泥婆罗(今尼泊尔)求亲,迎娶泥婆罗王的女儿赤尊公主入藏,迎亲的队伍在“芒域”迎接——这个芒域,也就是今天的吉隆沟。
相传松赞干布到吉隆迎娶赤尊公主入藏时,赤尊公主见古道沿途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就将带着的三尊释迦牟尼佛像留下一尊,然后在当地建立了帕巴寺。今天的人们来到这里,依旧能够看到这座石木结构,带有浓郁南亚风格的寺庙。寺庙整体呈方正的塔形,中心有楼梯盘旋可以到达顶部。寺外墙壁和门廊分别绘有壁画,绘制精美、栩栩如生。据说,佛殿内原本还有古老的法器,不过都在“文革”时期被毁掉,令人惋惜。
崎岖的公路
赤尊公主入藏,带来了大量的工匠、僧侣,正式开通了西藏和尼泊尔之间的外交往来,这条新线路很快成为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一条要道。僧侣们通过蕃尼古道到吐蕃传法,使得佛教在吐蕃境内得到快速发展。
这期间,不但有尼泊尔和印度僧侣由此入藏传法,也有唐朝僧人通过这里进入印度前去求法。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朝年间,先后有玄照、玄太、道方、道生、玄会等高僧,通过古道前往尼泊尔,再转道去往印度求法……后人计算,这条大道比玄奘那条走了17年的“西行之路”近了许多。
在这些求法和传法的高僧里,最著名的是莲花生大师。公元755年,吐蕃国王赤德祖赞死后,吐蕃的贵族大臣发布了禁佛令,驱逐境内的汉僧和尼泊尔僧。但是,即位的新赞普赤松德赞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掌握权力的他开始谋求恢复佛教,还特地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传教。
莲花生大师正是通过古道入藏的,在此歇息的莲花生大师,认为古道具有天赐的灵气,就将此地命名为“吉隆”,意为“欢乐村”、“舒适村”之意,从此,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鏖战700里
被遗忘的边境之战
世界上从来没有永久的和平——蕃尼古道的存在,虽然促进了西藏和尼泊尔在外交、文化上的交流,给双方带来了和平,但同时也带来了杀戮与兵祸。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获得尼泊尔统治权的廓尔喀部在势力逐渐膨胀后,开始入侵蚕食西藏。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震怒,命令驻藏大臣雅满泰星夜带兵前去防范。听到消息的廓尔喀军队,自知准备不足,不是清军对手,选择了和西藏当地官员私下议和,签订了一个“以金钱换土地”的“协议”,然后撤兵而去。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