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深山里的小故宫(3)

时间:2014-06-24 08:34来源:中国西藏 作者:程德美 点击: 载入中...


  小马领我再游瞿昙,走进山门,只见草地中左右两座5米多高的御碑亭在低垂的侧光下格外鲜艳。左碑是明洪熙皇帝在1425年题写的,右碑是明宣德皇帝在1427年题写的。碑上的楷书书法惊人地端正,碑后的藏文更是秀美。


  过金刚殿,绕过装饰一新的如意宝塔,见瞿昙殿深檐中的“瞿昙寺”三个大字,雄浑厚重,重现金光。登上瞿昙寺最高处的隆国殿石阶,走上殿前的巨石平台,站在高大的旃檀树下,扶着雕云刻莲的红砂石栏杆,凭眼四望,层层殿宇楼台尽在眼前,远山如凤,起伏婉转,近前风铃叮当,清脆悦耳,屋顶吻兽,神采飞扬。


  隆国殿的四扇大门敞开着,当中的金刚佛像和座前的万岁牌披满了哈达,香烟缭绕。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尊久违的小象,鼓早就修复了,静静地竖立在大殿中,望着小象熟悉的眼睛,我突然觉得,这尊由红砂石精雕细刻而成的象背云鼓似乎与马踏飞燕同工异曲,只不过马踏飞燕多了许多东汉的浪漫,而象背云鼓多了些大明的雄浑,就像明太祖朱元璋题写的寺名“瞿昙寺”三个字一样。


  瞿昙寺里可以与壁画媲美的就是石雕了。如宝光殿佛台莲花座、隆国殿佛台莲花座,还有六伏狮曼陀罗、鼎座、磬座、灯座、御碑须弥座等等,它们或是用花斑石雕的或采用当地出的红砂岩。花斑石又称纹石,出自河南浚县和江苏徐州,这种天然石料的质地坚韧,图案丰富,色泽鲜艳。红、紫、绿、黄,五颜六色,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石质呈淡紫色的又称豆瓣石,上面均匀分布着浅黄色花斑,磨光后石面莹润细腻,色彩斑斓。花斑石极其珍贵,向来为皇家所用。明定陵地宫后殿、永陵的宝城都使用了花斑石。故宫坤宁宫、清西陵也用此石制砖墁地。瞿昙寺花斑石须弥座集中在宝光殿内,每件上部都刻有“明永乐年施”汉文及藏文、梵文对照铭文,张君奇先生说,它们都是明皇室布施给寺院的供品,其雕刻精细,磨制光洁。每件石雕是分层拼对的,应该是在河南官方采石场雕好后千里迢迢运至瞿昙寺的。


  大量使用石材,关键在于长途运输,明清两朝建设都城北京的石材木料,有些要从河南或江苏运来,有大运河可依托还算便利,但将大量石料运往青海,那就是极其艰难的事情了。由此也可见瞿昙寺的尊贵地位。


  每访一次瞿昙寺,都有新的发现,都会加深对它的认识。太阳西落罗汉山,山门的影子已经延伸到了经幡杆下,我赶忙为小马小两口拍了一张照片,他们默默地望着我。“我还会再来的!”我说。一阵朗朗的诵经声从寺门涌出,滚过我的心田,又回荡在被夕阳映红的青山、河谷中。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文成公主入藏道本来面目今迷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