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终燎原

时间:2011-12-31 15:34来源:鑫报 作者:余贤杰 点击: 载入中...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二
星星之火终燎原


临时政府陆军部长 黄兴


孙中山与总统府职员在一起


 

  1905年冬,孙中山由日本到越南西贡、新加坡等地筹款。1906年春,孙中山再由南洋返回日本,命廖仲凯回国开展革命活动,到天津及东北设立同盟会机关。
  同盟会成立不到一年,在国内外先后设立丁支部,同盟会会员超过了一万人。
  正当全国革命形势节节发展之时,宣传革命的书刊遍布大江南北,如《民报》、《汉声》、《猛回头》、《警世钟》、《中国女报》、《天记》、《攘书》、邹容的《革命军》等,其中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及《革命军》对革命宣传影响尤大。
  然而,不甘心失败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党,为了阻止革命,这时又跳出来大肆宣扬“君主立党”,与清政府的“预备仿行宪政”相呼应。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新民丛报》,他假借爱国以宣传其保皇主义,胡说什么革命必生内乱,必招瓜分,中国只能实行立宪等等。因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必须向保皇党发动攻势,揭穿保皇党的反革命面貌。于是,一场大论战必不可免地展开了。
  论战的主要阵地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机关报《新民丛报》。这场从1905年开始到1907年结束,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关于要不要革命的问题。保皇党派制造种种理由反对革命,保皇头子梁启超把革命视为洪水猛兽,说什么“规气犹火也”。革命党对保皇党的谬论作了义正词严的驳斥,指出清政府为了维持封建统治,大量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残酷压迫人民,“割弃土地,丧失主权”,“敲脂吸髓,十室九空”。因此,推翻这样的政府何罪之有?通过论战,革命党给人民指出了革命方向,只有用武力推翻清政府,才能解除民族压迫,摆脱封建统治,挽救国家。
  第二,关于民主革命的问题。保皇党污蔑中国“国民恶劣”,“非有可以为共和国民立资格”。革命党对此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指出:“吾民族有四千余年之历史,有各民族不及之特质”,所以,中国决不是什么“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通过论战,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民主精神。
  第三,关于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
  第四,关于革命会不会引起外国帝国主义瓜分以及“内乱”的问题。
  这是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在思想战线上的大论战,它反映了垂死的封建势力与新兴的革命势力的尖锐斗争。大论战唤醒了不少受康有为、梁启超蒙骗的人们,揭穿了保皇党妄图阻挠革命的反动本质,大造了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取得了思想战线的领导权。许多华侨纷纷登报发表声明,宣布与保皇党脱离关系,有些误入保皇党的人觉醒后,继而坚定地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这为后来辛亥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孙中山领导的这场斗争的意义,指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孙中山先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胜利了,盛极一时的梁启超败北了。思想战线的胜利,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一大批决心献身民主革命的志士深入国内各省各地区发动革命。他们志气坚锐,魄力雄厚,有文武之才。他们用各种方法,顽强机智地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力量,鼓动人们向清王朝挑战。他们的秘密工作富有成效,特别是在会党和部分新军中,获得同情和支持。新军原是清王朝为了扶持摇摇欲坠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现在有的地区部分新军却成为革命的一支力量。
  为了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一面多次到国外华乔中筹资起义军饷,一面不失时机地在南方各省连续组织起义。1906年秋,孙中山和黄兴,章炳麟制定了著名的《革命方略》、包括《军政府宣言》、《招军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条件》、《对外宣言》等八个文件,准备各地革命党人起义时应用。孙中山庄严地宣称:“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炎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将满洲鞑子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决心已下,矢志不移。从1906至1911年这不平凡的五年中,孙中山连续组织和领导了九次武装起义,简述如下:
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又称“丙午萍浏之役”。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的纲领,酝酿起义,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起义的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城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屡败清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军队数万人进行镇压,起义军在分散作战的情况下,至月中失败。刘道一英勇就义。
  1907年的黄岗起义,又称“丁未黄岗之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派陈涌波、余纪成等于5月22日夜攻入潮州黄岗(今广东饶平),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支,张贴中华国民军布告安民。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汫洲,死伤甚众,遂告失败。
  1907年的七女湖起义,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孙中山派人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发动起义。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会党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勇枪械,攻克多地,并在八子爷打败清营管带洪兆麟。清水师提督李准到惠州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清军疲于奔命。后因黄岗起义失败,得不到声援,起义军遂解散。
  1907年的钦廉防城起义,又称“丁未防城之役”。19007年初,广东钦州那黎,那彭、那思乡民推代表与孙中山联系,孙派王和顺入三那发动起义。9月王和顺从那黎、那彭、那思率领二百余人攻克防城,张贴《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告示》。进军广西,攻灵山未下,取道回原地,宣布解散,部分起义军退入十万大山。
  1907年的镇南关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和关仁甫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和黄兴从河内到炮台督战。请参将陆荣廷等率军四千余人向右辅山反攻,起义军扼守炮台奋战数日,毙伤清军二百余人,最后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1908年的钦廉上思起义,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孙中山派黄兴率武装二百人攻钦州(今广东钦州壮族自治县),张贴《中华国民军总司令黄告示》。3月29日在小峰击溃清军一营,4月2日在马笃山击溃清军三营,获步枪四百余支。起义军在钦、廉、上思等地转战四十余日,因弹药缺乏,宣布解散。
  1908年的云南河口起义,又称“ 申河口之役”。1908年4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三人率武装百余人攻云南河口。4月29日与清军部队会合,攻克河口,张贴《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黄告示》,进占南溪和新街。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清总督锡良调集兵力向河口反攻,起义军六百余人由河口退入越南,被法军缴械,解送新加坡解散。
  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宣统二年)2月初,清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同盟会会员倪映典乘机在第一标发动起义,击毙管带漆汝汉,分路进攻广州城。清水师提督李准率军前来,诈称调停,突然袭击起义军。倪映典壮烈牺牲,起义军失败。
  1911年的黄花岗之役,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曾于1910年在槟榔屿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会后由黄、赵在香港组成统筹部,派人到新军和会党中活动,并向海外华侨募集经费。各地同盟会员纷纷赶来参加。起义前,选拔骨干千八百人组成先锋队(敢死队),在广州陆续设立秘密机关三十余处。计划占领广州后即分兵大举北伐,通知各省革命党人相机响应。因事前走漏消息,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不得不改变起义计划。在实力尚未集中而又不得不发的情况下,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后,与大队清军展开巷战。起义军奋战斗一昼夜,终因伤亡大而被迫退却,牺牲约一百人,后经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了全国,不久即爆发了武昌起义。
  以上九次武装起义,加上1900年的惠州起义共十次,由于没有广泛发动群众,结果都失败了。一串起义失败后,部分同盟会领导人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他们以为推翻清朝的统治,似乎难于成功。有的人组织暗杀团体,进行个人恐怖活动。在这革命紧要关头,孙中山力排众议,表现出了一种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果然,仅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了。
  武昌起义成功后,在国外的孙中山欢欣鼓舞,即刻启程回国,于12月25日回到上海。这时,在革命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全国二十四个省区,已有十五个省宣布独立。清廷授意袁世凯和革命军议和。革命军代表是伍廷芳,袁世凯委派代表是唐绍仪。12月29日,奉、直、豫、鲁、晋、陕、苏、皖、赣、闽、浙、粤、桂、湘、鄂、川、填十七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元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3日下令,分别任命黄兴等为各部总长,组成内阁,各省代表会也改组为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政府正式成立。新政权在短期内,制定了具有民主精神的《临时约法》,颁发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造就了中国人民的民主精神,自此以后,任何帝制复辟只能是一出短命的丑剧。
余贤杰 文/图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张近东斯坦福大学喊出“创业是一种终身的职业”
  • SpaceX公司今日终止发射航天器
  • 城市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