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系列报道之二十五
哥哥成咱家亲戚啦!
又是一年元宵节,夜幕降临时,定西市渭源县的每一个山峦里都显得异常“红火”,那簇簇燃点在山头明明灭灭的火把,家家户户门前如约燃起火堆,在响彻耳畔的爆竹声里,忙碌奔波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尽情跳着火堆,用这古老传统的方式迎新辞旧……
在上湾乡大湾社,小向一家六口燃起火堆加入“送年”的行列中。看着妹妹和父母,和年迈的奶奶跨着火堆,又说又笑。一贯喜欢热闹的小向却显得异常平静,烫染得发紫的头发,穿着大衣、蓝色牛仔裤的他用手摆弄了一下搭在肩头的围巾,敷衍似的做了做跨火堆的动作后,便呆在一旁用标准普通话和远在兰州的朋友聊着工作的事情:“嗨,哥们儿,今年有啥打算,等上班工作了,我们一定很给力的挣钱。”“兰州的烟火晚会快开始了吧,真羡慕你,能享受城市热闹的元宵节。”……
“嘿,我哥还真‘二’,普通话加时髦话,一愣一愣的。”在一旁玩得开心的妹妹戏谑到。
“你哥都成咱家亲戚了,只有过年才会回家看看,即便这样,心还在外面。”一旁的母亲紧接话茬说。
“唉,农村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走向城里的脚步了。”不远处,小向的爷爷奶奶正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出神,在长久的凝视后,发出了这样的叹息。
对此,小向只是扭头笑笑,在一番“话聊”后,便向家人发出了最不愿意听到的通告:“太好了,朋友说城里现在正在闹‘工荒’,老板催着明天就去单位上班呢。”
忙碌完后,小向的母亲走进堂屋,默默为第二天陪女儿读书的公婆装过年吃剩的糕点,她心里深深地明白,过了当晚,祖孙四人又得离开,家里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操持十几亩地的庄稼。这样的生活,小向的父母已过了整整10年。
小向的家在渭源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至今仍是一个靠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村落,田间地头用得上的交通工具只有农用三轮车,耕地依靠牲畜,现代“工业”气息在这里依然“空白”。
“李家的娃娃真有出息,领了个城里媳妇,也快成城里人了。”
“杨家的姑娘嫁到了城里,听说今年还买了房子。”
“张家的儿子才有本事呢,一年挣回了2万多,家里要啥有啥……”
农村人茶余饭后的这些谈资里,都深刻体现出城市对农村的感召,以及更多人走入城市后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在小向所在的村子里,和他同龄的人大多去了就近的临洮或兰州,甚至深圳、江苏等地发展,只有中老年人依然固守在村里,靠一亩三分地生活。
“相比吃苦挨饿的60年代,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通了,小洋楼盖起来了,新式家具摆上了,农村沼气也通到了灶台,真是赶上了好时候。”谈起农村的发展,小向的爷爷显得兴奋又无奈,“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年轻娃娃都去了城里,农村越来越孤单了。”
“十几年前过年时,很多年轻人都在,家家户户过着团圆的日子。”小向的奶奶至今还记得农村过年的热闹。可现在,一家人聚一起越来越困难。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上湾乡每人心里最忠实的信仰,正因为过惯了苦日子,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面对子女教育他们从不“含糊”。小向的家人也一样,为了供兄妹俩上学,从10年前开始,小向的爷爷奶奶就在相隔30里外的会川小镇租房住了下来,专门供兄妹二人读书,操心着两位孙子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只有过年和寒暑假才能回农村老家。他的父母默默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为一家人的生活任劳任怨,“挥洒汗水”。
正月十六,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地飘落在渭源大地,天刚朦朦亮,小向一家就起床了,张罗着祖孙四人的行程,由于距离就近的212国道还有一段路程,村里至今没有通上公交车,为了赶上女儿下午的“补习”课程,小向的父亲决定用农用三轮车带四口人出门。
早上九点整,随着三轮车的发动声,一辆满载着米面油,被褥、还有祖孙四人的车从小向家出发了,在一路颠簸的路途中,跟他们一起前行的,还有很多陪读族,去城里的上班族,那些或骑车或步行的人们构成一副别样的风景,他们的身影逐渐离乡村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