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五个提升
一、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二、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三、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四、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
四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振兴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一、二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关系。
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四抓三支撑
“四抓”:发展抓项目、 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
“三支撑”: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
在中国31个省份中,甘肃经济到底有哪些特征?不一样的省情,不一样的区域,导致不一样的发展战略。从地理经济的角度看,甘肃横跨中国两大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陇南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到河西的干燥性气候,在全长1500多公里的省境内几乎囊括了雨季、沙漠、戈壁、冰川、干旱、湿地等世界所有的气候条件;从人文历史角度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发源之地,也是中国民族融合之地。历史上,大甘肃曾经包括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的一部分,其管辖范围是非常大的,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缩小到今天的甘肃。地理和人文的两大原因使得甘肃的省情极为特殊,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考虑的。甘肃发展史,说到底是一部农耕文化向城市工业文化的变迁史。甘肃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与农耕文化的决裂中寻求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路子。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又艰难的。近百年来,甘肃一直是以农为主的建省思路占主导地位,解决农民的吃粮问题是首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发展思路逐渐地从农耕文化中解脱出来,逐步地明确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式发展。甘肃新近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就是改革开放30年思路的扩展与深化。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由农村向城市的进化史。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征服自然的巨大能量并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更加突现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一个地区区域生产决定未来经济社会的命运,只有那些明确并坚定不移地走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产业化和信息化路子的区域才能跟上世界经济的潮流。
关键词之一:
都市经济圈
世界经济的趋势是:人流、物流、金融流迅速向城市聚积,以大城市为依据带动周边地区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经济力量,特别是中国的城市除了承担发展经济的核心作用之外,还将承担吸纳和消化农村劳动力的重任,城市越发展农村的压力越减轻,这是中国城市不同于外国城市的两大作用。外国城市只承担地域经济支柱作用,而很少承担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责任,因为这一过程早在50年前已经完成。我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甘肃提出的“中心带动”的战略意义的。构建兰州(包括白银)都市经济圈是甘肃战略的重大部署。以兰州为中心建立一小时车程的经济圈,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城乡连接的需要。兰州都市经济圈的消费能力是构成甘肃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兰州已经具备了对周边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吸引力表现在资源整合能力、人才技术能力以及市场管理能力,辐射力表现在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干预力和影响力。中国成功的经验证明,只有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才能对周边地区产生拉动作用。南方正是通过提高中心城市的区域生产力,建立新的经济网络结构,而使经济走上了快车道。以广东为例,广州东莞肇庆组成新的经济联盟使其成为广东经济的新亮点。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崛起将会是甘肃崛起一个新的城市群,整合城市群内的资源是兰州经济圈的重中之重,未来的兰州都市经济圈将成为甘肃经济的策源地。
关键词之二:
河西能源基地、低碳经济区、陇东西电东送和石化基地
如果把兰州都市经济圈比做甘肃经济的凤凰的话,那么河西走廊和陇东地区就是凤凰的两个翅膀。在甘肃经济的战略布局中,兰州都市经济圈是“点”,河西和陇东是“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将是未来甘肃经济的希望与寄托。就地理经济而言,甘肃的文明与经济从古至今都是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在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方的贸易交流,而今天丝绸之路两侧则是甘肃经济的重点区域。老天是公正的,老天没有给地面上良好的自然条件,就在地底下埋下丰富矿藏,河西和陇东就是如此。国家“十二五”发展计划把河西风力发电列为清洁能源的大项目,这就为河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瓜州历来有世界风库之称,利用风能发电是继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之后的又一巨大能源。河西风力发电对提升甘肃的经济实力意义重大,这个被称为陆上三峡的地区将从根本上改变甘肃的经济产能结构。它的意义深远在于让甘肃的清洁能源与世界同步。因此,甘肃提出打造河西新能源地区和低碳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如果说河西新能源是新型产业的话,那么陇东地区则是传统产业的天下。陇东石油天然气和煤碳储蓄量巨大,利用高新技术振兴传统产业、陇东责无旁贷。甘肃提出建设陇东西电东送和石油基地,是对陇东经济的一次质的飞跃。陇东经济给人的印象多为农业经济,新的提法让人们从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角度重新审视陇东,新提法重新确立了陇东地区在甘肃未来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革命老区将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再现辉煌。
关键词之三:
各展其长,竞相发展
甘肃自然条件差异极大,各地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地区社会经济实力很强,有的地区社会经济实力很弱。很多市县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的程度过低,这就决定了在经济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各显所长,不能采用齐头并进式的方式而要采用组团式的方式谋篇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找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比如甘南地区要把发展民族经济和旅游经济放在首位,让甘南的草原牧场青山绿水变成牧民和农民的钱袋子。当然,甘南发展水电业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甘南的交通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甘南的经济发展绝不落后于其它市州;比如陇南,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一旦发挥效益,将是其它市州无法比拟的。陇中苦甲天下,地处中部干旱的定西在引洮工程的带动下将会给世人以惊喜,如何加快和利用引洮工程对定西具有深远的战略影响。有人戏称甘肃的每一个市相当于一个“特区”。组团式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各市的发展。地域经济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甘肃提出组团发展实际上是给各市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各市根据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提升各地经济实力来促进甘肃整体经济实力。
关键词之四: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事关可持续发展问题。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大事,生态环境已成为国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中国已向世界庄严承诺:减少污染排放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工程紧密相连,牺牲生态环境搞经济建设是得不偿失的,是只顾眼前利益,破坏生态后患无穷。甘肃发展新战略提出要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生态工程,是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甘肃生态环境很脆弱,禁不起折腾,甘肃历史上曾有过惨痛教训。汉王朝时期为抗击匈奴在河西居延海一带囤兵屯田,史书记载江浙一带大涝欠收,皇帝下令从居延海调粮支援灾民,可见当时农业生产规模之大,但是也给居延海造成灭顶之灾,大量开荒种地破坏了植被,使居延海逐渐沦为不毛之地。现在在居延海周围以及锁阳城的城外,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田埂水渠的痕迹,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则经济兴,破坏生态环境则经济败。甘肃从新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要求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将来为子孙后代谋取福祉。
关键词之五:
人才资源开发
甘肃发展新战略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经济三大支撑点之一。人是世界第一个可宝贵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调动民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调动各种人才创造力和积极性,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人力资源上保证甘肃经济健康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生产力,区域生产力的核心是人才。经过60年的培养加上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的人才引进,甘肃是人才的聚集之地,近年来甘肃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留住人才,虽然也有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但总体上甘肃人才储备还是有厚度的,特别是在物理、化学、航天、石油、沙漠、冰川等领域里有一批全国拔尖的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是甘肃经济发展的蓄水池,一个省人才的厚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人才的广度决定经济发展的宽度,人才与经济发展是成正比例。
经济危机让世人感受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区才能抗御突如其来的危机,甘肃发展新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个新战略的实施将使甘肃经济整体提升核心竞争力,既在传统的产业中有创新能力,又在新型的产业中有接纳能力,通过这个一、二、三产业的调整,重新架构甘肃产业,实现新跨越。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