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土地与四条岔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兰州,因黄河穿城而过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滨河城市。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以及巍峨的南北两山,让兰州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北方派山水城市。然而,让人们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兰州这座水城,由于南河道的断流而略显牵强。大滩、马滩、迎门滩曾经碧玉般的滩涂,因为兰州第二条河的人为破坏,如今已是千疮百孔。在本报关注三滩开发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太可惜了!”。在三滩,很多老兰州人表示了他们的愿望,希望三滩能像雁滩南河道一样得到治理,让三滩重现昔日水城模样。
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
整治后的雁滩南河道
就三滩开发,记者采访了兰州市史志专家邓明。他说,上世纪60年代,兰州黄河段有好多夹河滩,有两组较大,城东的叫雁滩、段家滩等东十八家滩,城西的叫马滩、迎门滩、崔家大滩。所谓夹河滩,四面环水,也就是小岛、小洲。这些夹河滩在水一方,杨柳耸峙,芳草萋萋,蒹葭苍苍,港汊纵横,水鸟盛集,鹭浴雁浮,环境优雅。大致到明末清初,兰州人口增长,人们登滩开垦,聚族而居,成为聚落,于是有了马滩等地名。较大的夹河滩周边有一些小滩,它随季节性变化,丰水期被洪水淹没,了无踪迹,枯水期小滩显现,有的与黄河北岸或南岸相连,形成半岛。随着岁月的流逝,洪水的冲刷,或泥沙的积淀,有时小滩连为大滩,有时大滩冲刷为小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更迭交替!
所谓的黄河“三滩”,地处西固城至十里店之间的黄河段上,由于夹河滩的存在,以致这一带河面异常宽阔,自西固城以东,黄河分为两道。南河道由瞿家营东南,流经陈官营东北,东经崔家崖北,又东北经管家河湾,又东至土门墩。北河道由安宁堡东流,经费家营西南,又东北经孔家崖南,又东至十里店南,两河始合为一条。中间夹大夹河滩3个,自西向东首尾相连,相距约15里。它们就是崔家大滩、迎门滩、马滩。最西边的是崔家大滩,道光时由西向东下滩、中滩、大滩3个滩组成。滩与滩之间河汊交流,后来形成崔家大滩,当然是以它的南岸的崔家崖得名的。崔家大滩的东面是迎门滩,它的北岸正对费家营的大门,故名。据清道光秦维岳《皋兰县续志》载:“费家营古屯田处。”明代长城内侧有许多屯兵军营,费家营就是其中之一,军士屯垦戍边,防御鞑靼骚扰。迎门滩以东是马滩,传说是明肃王养马的地方。滩上有几棵高耸云天的榆树,传说肃王拴过马。
“三滩”凭借水车灌溉,加上农民的精心耕作,成为膏腴之地。清光绪时,崔家滩有水车一辆,灌田一百多亩,马滩有水车二辆,灌田二百多亩。当时种植小麦或糜谷,还可以栽一茬烟草。后来成为蔬菜瓜果产地,通过羊皮筏子装载瓜菜,顺流而下,泊到雷坛河口,供应市民。尤其是马滩的葡萄,因个大味甜在当时非常有名气。
兰州黄河谷地有7级阶地,“三滩”是I级阶地,高出河床3—5米。夹河滩生态环境很好,植被茂密,水鸟众多,不仅有调节空气的作用,还有河水的自净功能。
1954年成立崔家大滩苗圃,这里栽培的苗木出圃后,栽为兰州行道树,还为兰州市南北两山提供绿化树苗。
布衣乡士之叹
“黄河大小滩,滩滩不相连,水涨淹没田,水落成沙滩。”这是一首反映曾经黄河 兰州段水滩较多的一句民谣,也是至今在大滩村一些老人嘴中时常念叨的一句话。
在大滩村,80岁的崔元奎老人告诉记者,黄河自沙井驿以下至马滩十多公里的地段上,河槽宽浅,夹河滩星罗棋布。老人回忆说,黄河水在这一带主流淤荡不定,形成了众多岔河道,在他很小的时候,村子里就有几条岔河道,其中有两条较大的河道就分布在目前大滩村的南北两端,人们将南端的河道称之为南河道,北端的河道称之为北河道。 (责任编辑:鑫报)
|
|
|
|
|
|
- 上一篇:娃娃生得少了进城的人多了
- 下一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