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生活在平等的空间里

时间:2011-12-31 17:08来源:鑫报 作者:史炜 点击: 载入中...
让农民生活在平等的空间里
 
  全国两会对选举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城乡同比选举是修改的重点,城市和乡同票同权,反映了公民在社会利益和民主权利方面的平等,这是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大改革,还人民平等的选举权,开创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先河。
  种种信息表明,我国已下决心将从制度上、法律上来解决农民和市民的身份差异。打破制度本身带来的农民在公共资源、社会保障、就业、入学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
  中国有13亿人口,近8亿人在农村,解决好农民问题,就能处理好中国现存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国富民穷”的顽疾,让全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虎年春节刚过,从沿海地区逐渐蔓延到内陆城市的“民工荒”,让我们熟悉而又经常被淡忘的群体——农民工再次受到广泛关注,随之引发全社会关于就业观念、企业转型、经济回暖的激辩,而在笔者看来,导致周期性“民工荒”的根源在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候,由于户籍制度和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不平等,生活、工作在城市却被户口捆绑在农村的“新市民”,并没有真正享有与城里人平等的国民待遇。流动在全国各地的近2亿农民工,干着城里人不屑一顾的建筑、清洁、服务、保姆、厨师、保安等脏、累、险工种,为城市发展和GDP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方面无法与市民对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让他们虽然人离开了农村,却始终像“二等公民”一样游离在城市边缘。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让城里人以“花草”上层自居,视农民工为“草根”底层,又人为设置了尊卑贵贱的社会地位不公,让农民工在冷漠、白眼、歧视的城市氛围中感受着身在异“市”为异客的无奈。
  何谓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独立宣言》开宗明义,“人生而平等,人人都享有上帝赋予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虽然中美两国体制不同,但对于平等的认知殊途同归——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从制度上解决社会和谐的根本基石。
  何谓农民工?这是一个“中国式”的称谓,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农民工作为术语频繁出现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产生的时间更早。1978年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把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民打开了除农耕之外的致富大门,面对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市生活和远远高于种地的收入,大量农民涌进城市,试图改变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然而,如此庞大的群体的生活质量和权利虽然较30年前发生了飞跃,但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比,差距正在越拉越大,尤其是当致富成为如今全体中国人的第一需求和追求目标时,迫切需要赋予农民更多的也是他们理应得到的平等权利。
  笔者曾在2005年采访过一位临洮来兰的农民工小周,27岁的他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每月收入800元,每天6元生活费,最害怕的是生病,最头疼的是女儿上学;2008年年底,共青团甘肃省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月收入500至1000元的农民工占总量(425万人)的近50%,他们最担心的是子女教育,最苦恼的是工作难找;去年年底,兰大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只有不到3%的农民工感觉自己是“新市民”,超过76%的人仍然认为自己是农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车晓瑞坦承,城乡二元化的问题依然严重,市民和农民“同命不同价”的现象普遍存在,两者的死亡赔偿金在南方某省分别为45万、18万,差额是2.5倍——以上的不争事实表明,我国实施多年的人口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桎梏,城乡统一户籍制度必须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低保等惠农新政同步实施。城市化、工业化的现实需求要求我们不能再用“出身”区分市民、农民,应当学习国际以公民从事行业不同界定权利和义务的做法,从制度上提供保障,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把他们转化为居民,转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农业集群迈进。
  凡事有弊就有利,今年的“民工荒”就是一例。企业为了吸引农民工,待遇普遍提高了10%至20%,对农民工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招工要求明显弱化,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民工荒”有利于企业、产业升级,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在增加用工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竞争力,特别是那些吸纳最多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经历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过程,从而实现生产资料、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强化企业“唯才”用人的观念和标准,客观上为农民工平等就业创造了条件。
  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占我国57%总人口的农民问题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城市发展必须经历集市型、功能型、综合型、城市群(都市圈)四个阶段,甘肃省委、省政府去年确定“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新战略后,以兰州、白银、天水、酒泉、定西为核心的大城市群建设已经启动,甘肃辐射西部地区的交通、物流、商贸功能更加凸显,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为甘肃的新生代农民转型提供了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越的条件。改变过去单一的进城就业观念,回到农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利用药材资源建设医药企业、利用矿产、风电资源打造新能源产业,广袤无垠的乡村就不再是城市群的外延,而是城市群的内核。当用科技武装起来的新生代农民都成为“农场主”之时,当留在农村赚的“光阴”超过进城务工收入之时,当工业化、城市化造就平等国民待遇之时,城乡差别必将消失,那时不会再有市民、农民之分,我们共同的称谓只有一个——公民。 
  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的汉学大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以佛法论,广大慈悲,万物平等。”笔者希冀:人人平等,让“农民工”成为历史,让农民在平等的空间里有尊严的生活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CCTV2017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 报 名 表
  • 让网络失信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 人民日报:别让网络变“痰盂”
  • 让青少年推动网络健康发展
  • 国美在线2.21抢先庆元宵 全品类疯狂让利5折起
  • 大田改大棚 菜农买粮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