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民工办起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
种粮不如打工 打工不如养奶牛
——甘肃省灵台县星火乡蔡家塬村调查报告
返乡民工办起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甘肃农业由自给自足经济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推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向城市靠拢并逐渐转变为市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已成为甘肃经济面临的大问题。
2010年春节期间,记者利用回乡探亲的时间,在灵台县星火乡蔡家塬村展开了调查。走进蔡家塬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温棚牛舍白光熠熠,一幢幢仿欧式小康住宅美观整洁,一幅幅文化墙折射出山区新农村的富有与文明……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羡慕的“小康村”,以前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儿童,农忙时节很多人家都是典型的“老幼配”。
近年来,蔡家塬村在大力发展制种和草畜产业的同时,采取“小区+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奶牛产业,将本村的发展目标定格于“村级小城镇”,改变了村民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913元。在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的前提下,星火乡蔡家塬村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使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对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也是一个有效的探索……
发展“村级小城镇”
星火乡位于灵台县西部残塬区,全乡共辖11个村,2836个农户,总人口11386人。蔡家塬村位于星火乡西部,全村共有6个合作社(村民小组),282个农户,人口1184人,总耕地面积4316亩。这是一个普通的西部山村,贫穷也曾是这个村的唯一特征。“家里缺粮矛盾多,手里没钱是非多,闲来无事靠墙角,下棋打牌掀牛九。”这是昔日蔡家塬村的真实写照。村民郭德灵对记者说:“那时候,兜里没几个钱,也没有什么个来钱的门路,每月几角钱的电费都让人头疼。”
2010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四),记者来到蔡家塬村看到,一排排整洁优雅的“小康屋”(当地的农民这样称)排列在街道两旁,柏油马路从街道中间横穿而过。加上水泥硬化路面,形成两纵三横的街道框架。街道两边是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的有百十多户“四合院”式居民居住的小庭院。许多农户沿街办起了商店、食堂等经营性门店,但由于春节的原因很多门面尚未开门。
记者来到村民郭永寿家时,他正坐在宽敞漂亮的房子里看电视,白净的客厅里摆设着整洁的家具,老婆正在用清洁的沼气灶做午饭,温棚内几头奶牛正在摇尾巴嚼草,水泥硬化了的后院里停放着一辆三轮车,院内墙壁彩淡绿色涂料喷涂,屋内乳胶漆墙壁洁白无瑕,铝合金门窗上悬挂着落地式窗帘,暖色的地板砖在整洁的屋内尤其使人感到分外温馨。
村子中间是一块硕大的活动场,活动场的中央是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这个活动场虽然占地不大,但布局合理优雅美观。活动场的东边是标准化小学,北边是幼儿园,南边是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这是一个简单的山村,然而农民过上了以前在省城才能看到的生活。“这专门供人们在劳动之余用来休闲健身用的。”一位村民自豪地说。
蔡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爱虎对记者说:“我们村是全乡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发展‘村级小城镇’……”经过了五六年的努力,蔡家塬村的农民彻底认识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于是农民和政府达成了共识,很快确定了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全村已初步建成了设施齐全,产业配套,村容整洁,功能完善的“村级小城镇”。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那么,在这样一个底子薄弱的贫困地区,是什么样的力量助推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呢?记者在对星火乡党委书记王永宏的电话采访中找到了答案。“长期以来,星火乡把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富民强乡的主要目标,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开拓性地提出了发展养牛产业的思路,作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王永宏书记对记者说,为了使养牛产业快速实现效益,乡主要领导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后,本着“因势利导、群众自愿、适度扶持”的原则,在蔡家塬村重点发展奶牛养殖。
作为星火乡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蔡家塬村按照“稳定制种业、壮大草畜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蔡家塬村种植良种繁育小麦和制种玉米1500多亩,户均一年增收3000多元。同时,蔡家塬村继续推行“培养大户,小区饲养,规范经营”的指导原则,采取“小区+农户”的养殖模式,在奶站周围规划建成温棚牛舍10座50间,管理房10间,护栏300米,小区入驻农户10户,新增奶牛50头。2009年,全村经济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13元,为全乡最高。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蔡家塬村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重视并发挥了协会的作用。2007年10月,蔡家塬村成立了全县首个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广泛筹集资金,谨慎发放借款,大胆探索工作机制,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订单发展路子,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在当地,村民亲切地称“扶贫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为家门口的“土银行”。为了更好地发展奶牛产业,村上还注册成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管理、销售和技术等帮助。
产业发展了,经济条件变好了,村民对居住环境不满意了。“垒的泥墙子,住的破房子,鸡鸭到处跑,柴草满院飞。”村支书张爱虎用“相当糟糕”四个字总结了村里以前的居住环境。“而如今,村民们都富了起来,全村七成以上的人家住进了‘小康屋’……”村支书张爱虎笑着说,截至2009年底,村上引导农户兑换土地200多亩,修建了集康居住宅、庭院经济、家庭养殖、沼气开发、集雨水窖“五位一体”的生态家园18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和电话,手机网络实现了全覆盖,部分村民已开始上网查阅信息。
外出打工者回家创业
村民张双虎,土生土长的蔡家塬人,2001年以前,一家三口靠种地维持生计,全家人的年收入不足两千元,生活非常艰难。2001年,在劳务输出大潮影响下,张双虎和妻子撇下年幼的儿子,踏上了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开始进城打工。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那时候,蔡家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劳务输出,最多时全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每年到了农忙时节,村里就只有老人、儿童和妇女,大多数人家都是典型的‘老幼配’……”张双虎说,一年中只有过年时村里的人最多,也只有过年时大多数人家才能团聚。
“那时候,我们在新疆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年下来两个人能挣五六千元,这个收入比在家种地要高得多……”张双虎一边在牛舍里测室温一边对记者说,虽说一年五六千元的收入很有诱惑力,但毕竟两人都在外地打工,年幼的儿子不在身边,自然免不了牵挂和担心。2007年春节,张双虎和妻子回家过年时,听说村上要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业,两人合计后决定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养奶牛。春节过后,张双虎在乡政府的支持下,购买了4头奶牛,开始发展奶牛养殖。“那一年,我只养了4头奶牛,一年下来就收入了1万多元,这比外出打工轻松,收入还比打工好得多,又是在自家门口,一家老小都能照顾得上……”张双虎说,第一年下来,就坚定了他发展奶牛养殖的信心,他决定增加奶牛数量扩大养殖规模。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张双虎的牛舍里现有奶牛13头,一年的纯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张双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张双虎憨笑着说:“养了几年奶牛后才发现,其实外出打工还不如在家养奶牛哩,赚钱多又轻松……”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像张双虎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蔡家塬村有不少,他们中有的在村上开食堂、有的开商店、有的开理发店、有的从事制种……蔡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爱虎介绍说,村上的小康住宅区现有食堂、商店、农资等商铺43个,都是本村人在经营,而且他们中有近一半是返乡农民工。
所有适龄儿童都已上学
这些年,蔡家塬人富裕了起来,他们更加重视发展教育。村支书张爱虎告诉记者,2004年台商王永庆赞助40万元及村上自筹资金建成的六年制明德小学,现有教学楼28间,教职工宿办平房15间,在校小学生230人。全村现有中学生71人,占全村现有中小学人数的23.6%。“现在几乎没有中小学生中途辍学,可以说村上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已经上学。”张爱虎说,除此之外,全村有46人受过高等教育,目前均已就业,且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以蔡家塬村的大学生王小刚为例:2008年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返乡就业,加入到基层新农村建设,目前在星火乡农机站工作,月薪达2100多元。
同时,为了解决群众“看报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蔡家塬村积极争取上级组织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建成了面积达3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共有藏书6000余册,涵盖农村科普、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类书籍,有电子音像制品70余张,报刊、杂志200余份。书屋由村委会负责管理,现日阅读量达30多人次,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学文化、学农村实用技术的浓厚氛围,大力倡导新农村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蔡家塬村在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协调兑换土地4.8亩,多方筹措资金42万元,建成了16间320平方米的蔡家塬“五保”家园。同时,配套建成娱乐活动室、餐厅、洗澡房、管理房等功能用房,配备了健身器材、娱乐器材、电视机等设施,较好地满足了“五保”老人生活娱乐需要,目前已入住“五保”老人8名。“这是蔡家塬村除了奶牛养殖外的最大特色,也是全乡的一个奇迹……”说起蔡家塬村的“五保”家园,乡党委书记王永宏显露出的除了满意便是自豪。
“村”的概念开始淡化
事实上,在国家贫困县——灵台县星火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搞好“三农”问题十分艰难。但是,艰苦的环境却能磨练人的意志,正是处在这种环境中艰苦生活的基层建设者,创造性地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了“三农”问题的具体环节中,才有了蔡家塬村今天的发展。
眼下,农民流动的最大群体是农民工,他们中大多数人过着“两栖”生活,工作奋斗在城市,养老生活在乡村,扮演着城市的“过客”。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城市是他们奋斗的目标,而农村则是他们不愿割舍也无法割舍的“后援”。加之,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割裂了城与乡的有机联系,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但是这样的难题,是可以人为地破除和改变。城乡统筹,方向是“城”。要真正让管理出城、财政下乡,首先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管理格局,淡化“村”的概念,强化“城”的内容。
“城乡之间实现统筹发展,只有具备完善的交通、通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网络,城乡关联渠道才能保持畅通。”这已经是星火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共识,他们正在为这个目的而不懈努力。正因为如此,蔡家塬村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劳动力就地转移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往日的贫困村成了如今的小康村。钱袋子鼓了,村民们笑了……可以说,蔡家塬村分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成果,在形式上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融入城镇或达到了城镇化水平。
蔡家塬村的“村级小城镇”建设,改变的是农民千百年的生活积习,展现的是一幅城市文明向城郊农村延伸的画卷。这个村庄,尽管缺少高楼大厦这样的现代化元素,但记者一路走过,伫立在马路旁边的一幢幢美观、整齐的“小康屋”,却已模糊了很多人记忆中城市与农村的概念。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村级小城镇”正在蔡家塬村崛起。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