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促进甘肃发展47条意见之五(生态篇)
总编辑按语:
陆浩首提围绕“生态文明省”的战略目标,全力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安全屏障,这是甘肃社会和经济形态新的支撑点,当甘肃生态问题上升到国家层次的时候,甘肃的经济将围绕生态做什么样的文章?为此,本报今日推出“深度解读·生态篇”,以图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做出回答。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西北沙漠化的遏止、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等,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在甘肃地域内实施。对甘肃而言,不仅是构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更主要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就更像是中国西部的一面挡风墙。
历史上过度开发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由史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历史上西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天然植被茂盛,特别是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极适宜于人类生存。但是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使大片大片的土地和草原沙漠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逐渐掩埋在“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荒凉之中。
人为因素主导下的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在农耕文化大规模兴起之后。农耕文化发展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急剧恶化。历史上甘肃地区开发主要体现在屯田戍边,这是耕战结合的典型形态,对西北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中国北方,民族之间、政权与政权之间的矛盾,如秦汉与匈奴,明清与蒙古等等,反映的都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冲突,战争往往成为解决矛盾的途径。农业文明还造成社会上农耕与工商业的对立。工商业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让大批从业人员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减缓了对生态的消费和破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家庭和人口消失,减少了国家的税源和财政收入,动摇封建王朝以农为主的社会基础,所以,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不但是社会变迁中的悲剧,也是生态环境变迁中的悲剧,即在延缓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的压力,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消费与恶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大汉王朝,先后六次大规模迁徙居民充实边防,最盛时一次竟达“七十余万口”。汉武帝在敦煌建郡后把甘肃敦煌视为汉王朝对匈奴、西域用兵的集结地和前哨阵地,与此同时还在此建立武器装备和粮草供应后备基地,大量的林木遭到砍伐,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生态链条紊乱错位,自然灾害不断加剧。
对生态植被的破坏,并没有随着王朝的更迭而有所收敛。就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和“文革”时期,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所谓“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历史上西北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客观上存在矛盾冲突,这是历史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这种矛盾。如何将农业这一历史上人与自然对立矛盾的产物,变为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使农业的发展既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利益,这是甘肃经济大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
开发越早的地方,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债务越沉重,当这种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制约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往往带有后发性,在当时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待到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后果已经难以弥补。时至近代,西北就是因此而成为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
生态屏障岌岌可危
今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湿沼旱化,冻土消融、冻土层变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径流减小,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
翻开地图,会很容易发现有这样一条山脉被巴丹吉林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3大沙漠所包围的山脉——祁连山脉。祁连山冰川雪山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源头,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的水源基础。山顶的冰川雪山是天然固体水库。依次向下的坡地为原始森林与草地,构成祁连山独特的水源涵养林,这些森林处于冰川雪山和河川水系之间,起着调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水量、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河西走廊的生态状况,甚至中国西北部的生态状况,都与祁连山的生态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这座“母亲山”,如今却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态危机。
据《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组研究,近500年来,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33%—46%,冰川储量减少了31%—51%,冰川融水减少了35%—46%。来自一份最新资料表明,祁连山冰川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有关人士指出:按照这一速度,祁连山的大部分冰川将在200年内消失殆尽,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用不了很长时间,整个西北绿色通道将不复存在,到那时,西部内蒙沙漠、新疆沙漠和青海柴达木沙漠就会合围,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与此同时,源于祁连山的黑河,从中下游依次与库尔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交臂”,是分隔三大沙漠的唯一屏障。黑河流域生态的全面恶化和河道的萎缩,将直接导致三大沙漠的合龙,使整个大西北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变成一片沙漠的世界,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长约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现在已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东西两头,河西走廊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因为缺水,民勤湖区已有50万亩天然灌木林枯萎、死亡,30万亩农田弃耕,部分已风蚀为沙漠。其生态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在走廊西头,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11.35万公顷湿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
由东至西,河西走廊境内分别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省气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跟十年前相比,三大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部分地区生态问题已经被激化。自古以来,由于黑河的浇灌,居延古道是西北大漠深处的一片广袤绿洲。历史上的居延海也曾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而如今,再也找不到往日那碧波连天,芦苇丛生的景象了,黑河的改道,导致了居延海的干涸,昔日水草丰美的居延海几乎成了生命禁区。一座座沙丘,一道道沙梁,如此荒凉的景象,让人心痛。
生态屏障事关国家安全
民勤恶劣的生态环境,一度引起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专家学者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先后10多次对民勤生态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绿洲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阻止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三大沙漠连片的核心绿色屏障。如果失去民勤绿洲,将失去西北地区防御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前沿阵地,民勤沙尘暴源区的面积将会显著增大,将导致周边地区,甚至华北地区的沙尘天气显著增多,甚至对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在2002年本报记者赴甘南采访,沿途所见之处树木葱葱,牛羊满坡,就在到达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甘南玛曲草原南边,记者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片已经被沙漠渐噬的草原格外醒目,一望无际的草原居然也出现沙化的迹象?为此记者联系到了对中国沙漠化研究专家杨根生教授,听到此消息的杨教授大为震惊,连呼不可能,此后经过专家们的实地考察发现,甘南湿地也未能幸免沙漠的侵蚀。2009年夏天,记者在前往玛曲河曲马场采访的途中看到“远处的草坡上牦牛和羊群密密麻麻地啃食牧草,旁边则是一片已经沙化了的草地,格外刺眼。”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条宽约100米、高约20米、长约120公里的沙丘带已经形成,在草原深处,还出现了近四五十处大小不等的沙化点,“母亲河”的水源补充正在一步步萎缩。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为生态问题而危及国家安全的例子古已有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国,在我国汉代就是一个水草丰美、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随着塔里木河上、中游人口的增多,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结果导致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如今,人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探寻古楼兰的文明残迹。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今天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对兰州、甘肃中部地区、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已经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人类源于自然,人类的生存发展依托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直接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所有文明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的归宿。
从某种以上说,构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就是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甘肃的生态屏障建设之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就是一面挡风的墙。面对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历史将再一次见证这里的一切:一幅浓墨泼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甘肃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向我们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