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程序正义,“火箭官员”当免

时间:2013-05-08 10:57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涛 点击: 载入中...
  谁都不能说官宦子弟不能从政,但现代的政治伦理则是,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遵循程序的公正。免去“火箭官员”徐韬的副县长之职,才能维护程序正义。
 
  据新华社报道,湖南湘潭市有关部门5月7日通报,湘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名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韬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
 
  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彭雁峰等六名干部被处批评教育等相应处分,徐韬被免去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不过是又一个靴子落地而已。不过,公众关注的不仅是徐韬个人的进退,而是官员选拔程序是否公正、完善。在诸多“火箭官员”的背后,民众焦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官员的身份,而是有没有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
 
  无论古今中外,谁都不能说官宦子弟不能从政,但现代的政治伦理则是,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遵循程序的公正。只要严格按照程序,保证选拔官员的过程公开、透明,每一个选拔环节都按章办事,那么,无论是谁被提拔,都是有说服力的,都应该能够经受得住民众挑剔的眼光。而“火箭提拔”事件恰恰就是“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徐韬自身是否优秀,他在官场的飞升,都失去了充分的说服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湖南湘潭免去“火箭官员”徐韬的副县长之职,就是维护了程序正义。尽管,这可能遭遇当地官场的阻力,湖南对此事的回应与处理的延宕,或许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不管怎样,免去徐韬的职务仍然值得肯定,也应该为其他地方所借鉴。对于当事人来讲,也许被免职是难以接受的,但却是对官员选拔程序和政府公信力的捍卫。
 
  当然,湘潭“火箭官员”被免的背后,还是存在很多未竟之问。当地官方此前给出的结论是“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公众真正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没有严格按程序办事?到底是什么力量,干扰了程序公正?为何在“批评教育”六名干部10余天之后,才免去徐韬的副县长之职?这就需要执法、执纪机关运用国家权力,深入调查,揭开面纱看本质。只有深入解剖个案,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以为镜鉴。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舆论的普遍质疑,27岁副县长或许还在“火箭提拔”的仕途上前行。由此可见,像这样“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的问题,不可能总是依赖舆论的纠正。希望这一次湘潭的“火箭官员”被免,能够成为今后处理类似官员的样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火箭官员”该不该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