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19.jpg)
3月18日晚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拍摄的气膜实验室。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25.jpg)
3月18日晚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拍摄的移动帐篷。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27.jpg)
3月18日晚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拍摄的移动检测车。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29.jpg)
3月18日晚,医务人员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31.jpg)
3月18日晚,医务人员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33.jpg)
3月18日晚,医务人员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35.jpg)
3月18日晚,医务人员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uploads/allimg/220320/46-220320010547.jpg)
3月18日晚在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拍摄的移动帐篷。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3月18日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搭建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于3月13日开始搭建。
据了解,该移动实验室占地1.2万平方米,由移动帐篷、气膜实验室、移动检测车三种实验室组成,最高日检测能力超过100万人份。
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