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张学良将军送葬

时间:2011-12-27 23:06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阎明复 点击: 载入中...
  2001年9月底,从报上看到张学良将军患肺炎住院抢救的消息,我们全家十分着急。后来又听说老人家的病情有所缓解,大家都为之欣慰不已。然而,10月12日清晨3时,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原来是张将军的公子张闾琳打来的,说他父亲病危,希望我们能去夏威夷。接着他又发来传真,希望我和吴克良能到夏威夷和他们一起度过这段艰难时间。
      我的父亲阎宝航过去在东北军工作,和张将军私交甚好,两家关系也非常亲密,所以我们自小都以子侄辈尊称张将军夫妇为大伯、大妈,对闾琳、闾瑛也以同辈相称,宛如家人。
追思
       10月15日下午2:50,张学良大伯不幸逝世的噩耗传来,我们十分悲痛。汉公的亲朋好友的后代和东北大学的老校友托我带上他们的挽联、唁电、挽带等以表达他们对汉公的悼念。
      16日我们拿到美国的签证和机票,上午明光三姐也从上海飞抵北京。下午我们去三O一医院看望了吕正操老人,他托我们向汉公的亲属转达他的慰问,希望将军在国外的亲属常回家乡看看。
       10月17日下午2时50分,我们乘坐日航班机去东京,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上午9时许安抵夏威夷,下榻希尔顿酒店。当天下午,闾琳来看望我们。闾琳和我同岁,都是1931年出生的。1936年他父亲发动“西安事变”的时候他才6岁多。为了避免发生不测,将军把他送到国外,一去多年,没有学习中文的机会。因此他不会说汉语,我们谈话时,由克良翻译。闾琳向我们介绍了追悼会和葬礼安排的情况,接着我们又一起去假日酒店,看望下榻在那里的汉公的大女儿闾瑛大姐。她是大伯和于凤至所生,那年已80多岁了,但身体健康,思路敏捷,我们向她表达了亲切的慰问。随后,我们同闾瑛大姐又一起乘车去张学森家。学森是张将军的五弟,我们称他五叔。五叔一家住在夏威夷,他的女儿闾蘅、闾芝平时就照顾大伯、大妈的生活。特别是闾芝为了照顾两位老人,辞去了在台湾的工作。闾蘅住在香港,但经常回夏威夷看望大伯、大妈。闾蘅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当晚,我们又和赵荔女士共进晚餐。
       赵荔是赵一荻夫人的侄孙女,多年来一直照顾两位老人。赵荔向我们介绍了丧事安排的情况:公祭仪式在夏威夷波扶域殡仪馆举行,由台湾的周联华牧师主持。周牧师是大伯的老朋友,在台湾的时候,大伯、大妈同蒋介石夫妇同在凯歌教堂作礼拜时,就是周牧师主持的。
       据了解波扶域殡仪馆比较狭窄,无法悬挂挽联和挽幛,而我又从国内带来不少将军的亲朋好友为表达对将军的哀思书写的挽联、挽幛。于是,我同闾瑛姐弟商量,提出我想请汉公家属共进晚餐,借晚餐的机会举行一次追思会。这个建议他们认为非常好。当天下午我们就到花店订了7个花圈,分别代表杨尚昆主席的子女杨绍明、杨李,张治中将军的公子张一纯,张学良将军的二弟张学铭的夫人及亲属,高存信将军的夫人白竟凡及亲属,东北元老的后人和阎宝航的子女。接着我们又赶到阿拉蒙饭店的皇苑餐厅预订了22日晚上举行晚餐的餐厅和供追思会用的一座可容纳50多人的大厅,将我们从国内带来的挽联、挽幛展示在大厅里。
       22日下午6时左右,张学良将军追思会在阿拉蒙饭店的会议厅举行。从各地专程来夏威夷参加葬礼的汉公的亲朋好友,闻讯赶来采访的记者,共50多人。
        追思会由我主持。我说,张汉公逝世的噩耗传来,家乡的父老乡亲、汉公生前亲朋好友的后代无不万分悲痛,大家纷纷托我向汉公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参加追思会的林渊泉回忆说,张老先生1946年刚到台湾的时候,看守宪兵有100多人。他是1948年被派到先生身边的,当时18岁。那时对张先生看管很严。他有时陪先生时间长了,就会受到长官的训斥和询问。1988年张先生恢复自由之前,看守他的宪兵吃饭的时候还有4桌人。林渊泉跟老先生50多年,直到他离开台湾。林渊泉说,张老先生十分怀念家乡,曾经有3次提到要我陪他回大陆。第一次是1992年在台湾时说的。第二次是1997年我来夏威夷看望他时,他叫我单独推轮椅陪他到外边散步,他用手指着大海对面很远的地方说,我想去那边,你陪我去。第三次是1998年,他在散步的时候又说要去大陆看看。只是夫人怕他身体不行,一直未能如愿。林先生还说,张学良老先生常常讲起东北大学,说办大学不容易,沈阳现在还有东北大学,想回去看看,看看东北家乡。
送葬
       10月23日清晨7时左右,天空晴朗,却出现了一道漂亮的彩虹。我赶快拿相机拍下这一奇景,心想这是为汉公最后送行的壮观一幕。上午8时半我们乘车到夏威夷波扶域殡仪馆。公祭大厅呈“八”字形,中央安放着张汉公的紫铜棺。棺木上摆着衬托在白色的满天星花丛中由101朵深红色玫瑰花编织成的大花圈,花圈的飘带上写着“献给我们的亲爱的父亲和祖父”。大厅的两面墙边摆放着上百个花圈,左侧放着江泽民主席敬送的花圈,旁边依次摆放着李瑞环、王兆国、何鲁丽、吕正操、万国权、孙孚凌及中国驻美大使馆和国内有关人土、单位的花圈。灵柩右侧依次摆放着蒋宋美龄、蒋方良、陈水扁、吕秀莲、连战和连方、张俊雄送的花圈。公祭大厅左侧座位前几排大都是中国大陆来的客人,右侧前排就坐的有蒋老夫人的代表、台湾妇联总会秘书长辜严倬云、台湾当局代表田宏茂一行等。
       9时30分,几位殡仪工作人员将紫铜棺的前半部分的盖子打开,张学良将军的遗容呈现在眼前。将军安详地躺在白色丝缎镶衬的棺中,身着深蓝色的西服,这是他一百岁生日的时候,赵夫人亲自给他买的,系着红色的领带,头上戴着赵夫人亲手钩织的朝夕不离的黑色无檐帽。将军遗容平静。公祭开始,张将军的50多位亲属在灵柩前排成五行,按照中国的习俗跪下行三叩礼。应邀参加追悼会的客人们先后到灵前向将军鞠躬告别。中国政府代表、中国驻美大使馆临时代办何亚非一行专程从华盛顿赶来,在将军的灵柩前三鞠躬,表示悼念并向闾瑛、闾琳等家属表示慰问。我和明光、克良也走到灵柩前,代表家父阎宝航的亲属向大伯三鞠躬,表达我们深切的哀思。10时,公祭大厅大门打开,有近500名自愿参加公祭的各界人士先后走进大厅,向张学良将军的遗体鞠躬告别。他们中间有白发老人,有来自中国年轻的学子,有华人,也有外国朋友,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也有团体的代表。我们的老朋友、孙科先生的亲属陈志昆老先生和夫人也来了。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的华人青年,手捧素色花朵的小花盆,将花盆献到汉公的灵前,深深地鞠躬默哀,久久不愿离去。
       10时50分,周联华牧师宣布公祭仪式开始并进行祈祷,唱圣歌,证道致词。 周牧师请女歌唱家唱圣歌《无上的恩典》后,大家起立唱圣歌《万古磐石歌》第一和第三段。唱毕,汉公的长女张闾瑛致答谢辞。随后,周牧师宣布公祭仪式结束,家属们走到紫铜棺前,向老人家三鞠躬。殡仪馆工作人员将棺盖合上封棺。汉公的孙子扶灵送上灵车。
      张学良将军的五弟张学森就安葬在神殿之谷纪念陵园这里。3年前,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夫人亲自到这里选定了一个坐西朝东的地势极好的山坡。北面不远有一座寺庙,不时传来庙里的钟声。两位老人决定买下这个小山坡,修建一个墓地,作为两个人相依半个多世纪的最后归宿。他们相约,不论谁先走,对方都要经常来看望。为此,从墓地的大门沿着山坡修了一段宽3米、长15米的可以行驶汽车的路,通到10平方米左右的平台。沿着平台的西侧、南侧的山坡修了一条轮椅可以行走的小道,一直通向更高的、面积约有10平方米的第二个平台。这个平台的西面坡上竖立着一个白色的十字架。平台西侧有一个长方形的石桌,石桌下面就是通向墓室的石门。一年多前,即2000年6月赵夫人先行安葬在这里,今天,汉公正向这里走来,和夫人同归一处。
       中午1时许,一辆白色的灵车在长长的车队的护送下,缓缓地驶进陵园,停在墓地的大铁门前。周联华牧师和汉公的儿孙们站在车道的两旁,殡葬工人抬着铜棺,沿着坡路缓缓走到墓室前的灵堂。汉公的灵柩前和沿着山坡的小路两侧都摆放着他的家人、亲属和各界人士送的花圈,从坡下一直延伸到墓地。铜棺放置在平台上后,老人的子女、亲属和送殡的人又一批一批地向灵柩鞠躬致意,直到殡葬工人把汉公的灵柩移放到墓室、安置在赵一荻夫人的棺木旁,葬礼才宣告结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将军农民”甘祖昌:留下的唯一遗产是3枚勋章
  • 揭秘张学良和11个女人的情史
  • 世界女将军各有传奇
  • 张学良顺利接手东三省始末
  • 丁玲笔下的彭德怀
  • 哪位开国将军曾打得日本军官敬礼致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