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馆长的临别赠言

时间:2011-12-28 22:37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张雷 点击: 载入中...

 

 


  世博场馆再吸引人,也不应该破坏秩序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0天的上海世博会圆满落下帷幕,为7000万中外游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作为本届世博会热门场馆,德国馆累计接待游客400万,其中有95%是中国人。世博会结束前的最后一周,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赶往上海,采访了德国馆馆长费熙婷,听她讲述自己的世博记忆。


  费熙婷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德国女子,谈吐严谨,不苟言笑。自两年前被任命为德国馆馆长,她一直努力学习中文。她告诉记者:“德国馆有400多位工作人员,其中1/4是德国人。他们大都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一些工作人员还会说中国的绕口令……”


  环球人物杂志:你们怎么度过世博会的最后一周?


  费熙婷:10月25至31日为指定参观日,这大大限制了参观人数。世博结束后,德国馆就要被拆掉了,这里的大部分展品将被运回德国。这些天,我们正忙着准备撤离。不少工作人员已经开始购买礼物、收拾行李、与熟识的朋友告别。有的员工痴迷书法,买了一些毛笔。还有人觉得中国服装物美价廉,订做了许多衬衫。


  环球人物杂志:即将离开,您会有怎样的感觉?


  费熙婷:很留恋。德国馆拆除后,即使我们故地重游,也不会再见到它了,肯定很舍不得。目前,虽然大家归心似箭,但套用我刚学会的一句中国话,“距离产生美”,等我们真离开世博园、离开上海,我会时常回忆起在这里的日子。


  一位同事告诉我,世博会初期,她曾被巨大的参观人流所震撼,非常不适应。但现在,她觉得这几个月的经历很有意思,见到了不同地方、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比以前更丰富了。


  环球人物杂志:世博会期间,什么事让您印象最深刻?


  费熙婷: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其次,是一些中国游客对德国的友好和对德国文化的热衷。他们中很多人不止一次参观了德国馆。有一位老伯,我在德国馆先后遇到过他3次。他非常喜欢这里,每次都是排队进来。按中国话说,我们能3次相遇,也是缘分。还有就是中国游客们的热情。他们和工作人员合影,员工们希望他们能把相片发回来留作纪念。结果,他们真的发回了各种各样表情生动、可爱的照片,很多人至今还和工作人员保持着联系。


  环球人物杂志:有让您最头疼的事吗?


  费熙婷:最头疼的是很多媒体证件被违规乱借和出租。世博期间,因为进馆排队时间比较长,很多人都想早点进去,有人就把媒体证交给亲朋好友用,让他们借助媒体通道进馆。还有的人外租媒体证,一次收费200元,最高听说被租到800元。我曾扣下了一些证件,并交给了媒体中心。


  那些不守秩序的事也很让人无奈。一些参观的游客对排队没有耐心,不听工作人员的指挥,就翻过栏杆往前挤。结果呢?翻出了栏杆,就是出口,回不来了。最近几个月,我们加强了引导,增加了指示牌,秩序明显好得多。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7000万参观者应该从世博会上收获什么?


  费熙婷:上海世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世博会是展示各国风情的舞台,每位参观者也是世博会的“展品”,他们表现出的风貌,关系着国家形象,也关系着世博的成败。比如前面提到的“秩序”问题就很重要。世博场馆再吸引人,也不值得为它去破坏秩序。参观者能认识到这一点,也是不小的收获。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年羹尧与龚自珍旧邻今何在
  • 德国人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 德国人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 为抗战牺牲的4位中国奥运选手
  • 真实版的四川“长空赵子龙”:一人击落8架敌机
  • 送鲜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