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相李义府因何上位:公开支持武则天为皇后

时间:2013-07-23 09:23来源:百家讲坛 作者:一切随缘 点击: 载入中...

武则天

 

一代奸相李义府公开支持武则天为皇后

 

  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挟着的李义府最终走上一条奸臣的不归路,而到最后,他自己也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棋子……

 

 

  努力做个好官

 


  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李义府八岁那年已名满乡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转眼到了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由于才华横溢,被人带到长安推荐给了御史马周。从此,李义府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


  马周之所以看中李义府,除了欣赏他的才华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李义府跟他一样,是庶族出身,两人惺惺相惜;第二,李义府在他面前非常懂事,很讨他喜欢。


  到中央不久,李义府就有了一次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一日,唐太宗在上林苑宴请群臣,席间他一时兴起,让大家以"鸟啼"为题赋诗助兴。没想到唐太宗话音刚落,李义府便第一个吟了出来。他的睿智马上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过后,马周及朝中另一大臣乘机向唐太宗推荐李义府。唐太宗便召他前来,当场进行"面试".尽管坐在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李义府却很从容,对答如流,且头头是道。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不错表现,唐太宗大为高兴,随后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


  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个八品官,却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一点也不小。上任后,李义府不负皇恩、忠于职守,其政治才华也由此开始显露。不过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李义府得罪了一大批违法的朝廷重臣。有人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人猫"或者"李猫"(因为猫在抓老鼠时,不管多急,走路也总是悄无声息,而干掉老鼠后,猫依然显得神闲气静。李义府面慈心狠,打击对手不动声色,难以让人猜透,这点正和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义府也因此深为违法官员所忌惮。


  诏侍晋王,即在晋王李治身边工作。唐太宗将李义府安排在李治身边,其目的就是让李义府以才华、品行去影响、教导李治。


  随着和李治接触的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日益笃深。李义府不但身体力行要求李治时时分清善恶、坦诚待人,还专门写了一篇《承华箴》来劝导李治。李治读后感动万分,当即赏给李义府40匹丝帛。


  贞观十七年,16岁的李治被册立为太子,李义府也随之被晋封为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六年后,李治一上台,就赐封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并将他从崇贤馆直学士擢升为弘文馆学士,主要负责监修国史。


  如果照这个形势走下去,李义府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无奈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那以后,李义府不但再没有高升的机会,在永徽六年(655年)还差点被调离长安。其原因就是权臣的排挤。

 

 

  仕途被迫转了弯

 


  按照唐太宗生前指定的辅佐李治的人选,宰相长孙无忌成了朝野中最有权势的人。长孙无忌出身于贵族,所以对庶族出身的李义府不自觉地就低看一等。因此,尽管李义府很有才华,对工作也一直兢兢业业,长孙无忌就是对他充满厌恶感。


  对于长孙无忌的反感,李义府心知肚明,但他又能怎么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不犯错。


  可话虽如此,李义府内心的郁闷还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朝中有两个人的文墨最为出众,一个是李义府,另一个叫来济,两人并称"来李".来济只比李义府大三岁,最初官职也跟李义府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已被提升为宰相,李义府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但到了永徽六年,李义府连这种原地踏步的机会也没了。大概是由于他在工作上犯了一点小错误,对他横竖看不顺眼的长孙无忌便打算将他调到四川壁州(今四川通江)担任司马。


  得知这个消息,李义府很郁闷。他知道,一旦被调离长安,也许这辈子就没机会再回来了,毕竟自己出身于庶族,在朝中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家族网络支撑,而原来的靠山马周早死了。可是能抗令吗?说不定长孙无忌就在等他违令,然后干脆将他的官衔全给夺掉。想到这儿,李义府不禁义愤填膺,同时苦苦思索着对策。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德俭,跟李义府一样同为中书舍人,性情狡诈且多智。听说这事后,王德俭还真给李义府出了一个主意。而恰恰就是他的这个主意,让李义府的仕途命运转了个弯。


  王德俭对李义府说: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一直犹豫未决,因为长孙无忌等权臣觉得有悖伦理,不予支持。如果你现在能上书表示支持皇帝立武昭仪为皇后,很可能就有转祸为福的机会。经此点拨,李义府豁然开朗。


  果然,唐高宗在收到李义府的那份恳请册封武昭仪为皇后的奏章时,大喜过望。当天,他就与武则天一起召见了李义府,问他为什么支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李义府只说了一句:"现在天下百姓都希望陛下立武昭仪为皇后,臣只是顺应民心,说出百姓的心声罢了。"


  一直以来苦于得不到支持的唐高宗听了李义府这话,自然高兴不已,又岂能让第一个支持者离开长安?就这样,唐高宗一高兴,马上把长孙无忌的调令变成了一张废纸。第二天,唐高宗又送给李义府一个好消息:升他为中书侍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李义府这个敢于吃螃蟹之人的带动下,原来不敢吱声的大臣也一个个站了出来,请求唐高宗"废王立武".李治、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较量由此扭转了局面。


  随着武则天地位的稳固,李义府的官位自然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他也显露出了一些掌权者的坏毛病,变得越来越狂妄,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不过由于唐高宗与武则天都还特别需要李义府的支持,所以也就帮着他掩盖,出了事都尽量压下去。到了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还擢升他为中书令(副宰相)。

 

 

  出身不好难抬头

 


  不过,李义府此时虽官爵显赫,但庶族的出身一直让他抬不起头来。所以当上宰相后,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出身。


  恰好有一个叫李崇德的官员,出身于赵郡李氏(李姓第二大分支,地位仅次于皇族的陇西李氏),为了巴结李义府,便谄媚地把他的名字添到了自己的族谱里。这样一来,李义府摇身一变,成了赵郡李氏中的一员。当然,他马上投桃报李,将李崇德提拔为五品官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历史上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才女
  • 大唐女巡按是个多大的官儿
  • 乾隆皇帝喜欢吃荞麦
  • 上官婉儿并非武则天身边卧底
  • 揭秘:历史上从龙床走向权力巅峰的三位女强人
  • 乾陵管理处辟谣勘探武则天墓 50年内不考虑挖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