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首次利用蓟运河发挥漕运功能

时间:2013-08-22 08:02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张世生,唐丽丽,刘 点击: 载入中...

曹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蓟运河发挥漕运功能的是曹操。


  魏。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攻袁谭于南皮。袁尚、袁熙兵败,投奔辽东乌桓。公元206年,曹操积极备战准备征讨乌桓,命其大将董昭组织大规模的民夫,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平虏渠",即开沟连通了今河北青县滹沱河和大清河的人工运渠。其走向既是现今南运河到静海独流镇一条河段,全长约50公里。"泉州渠",即由今天津海河转北塘口,再转蓟运河,经滨海直达泉州(武清)。公元207年三月,曹操大举北征乌桓,大批的军需物资,利用已经疏通好的河道,直通泉州,再趋无终(蓟县)。期间,为了解决军士的食盐供给,又在芦台以南滨海地区(汉沽)疏通拓宽了"小盐河".就地组织灶户刮卤煮盐,征集船只,并由小盐河运至蓟运河,再由蓟运河运至泉州、无终等屯兵之处。


  八月,曹军与乌桓精锐骑兵大战于辽东的白狼山。一举斩获乌桓首领,并收胡汉降兵20余万人。此一战役,历时月余,行程800里,彻底解除了强盛的乌桓对中原地区的威胁,扫清了袁氏的残余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同时,芦台以南滨海地区的盐业生产与蓟运河的漕运作用,第一次载入了战争的史册之中。


  第二次利用蓟运河航道,发挥漕运功能的是唐太宗。


  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始终不忘隋炀帝发兵征伐辽东高丽,几十万汉人士兵惨死辽东,其将士尸骨被筑成高丽"景观"的耻辱。高丽"景观",既高丽国王将隋朝战死将士的尸骨,齐聚一处封土为丘,以此作为炫耀的景观。于是,唐太宗积极备战征伐高丽。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他让广州司马长孙师进入辽东,毁掉高丽"景观",把将士尸骨收殓安葬。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二十日,放将闰立德前往洪州(南昌)、饶州(那阳)、江州(九江),秘密督造运输军粮的船舰 400 艘。又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副之,专责河北诸州的粮草运输;命太仆少卿萧锐运输河南诸州粮饷入海,贮于乌湖岛中,以供水军之需。水陆夹击,齐攻高丽。十一月三十日,诸路陆军集于幽州(北京),全面开始了对辽作战。


  李世民征伐高丽,利用的还是曹操的两条"之字形"航道,沿"平虏渠"由河北趋海河,再转北塘海口进入蓟运河,随后曲折前往幽州(北京)。利用这个航道,唐太宗浩浩荡荡地调集了对辽作战的陆军军需物资。其北上的部队,还在现今汉沽沿河村落营城和寨上短暂驻扎休息,并在海口镇(芦台)和梁城所(宁河)两镇屯粮存兵。


  贞观十九年(645年)3月,李绩首先率大军进入辽东,开始了逐次攻城作战。5月10日,李世民亲率中军经北平(河北卢龙)涉辽河,与李绩大军汇合。此次战争,历时数月,虽然由于天寒地冻,缺乏后勤供给,没有彻底灭掉辽东高丽王朝,但是也基本打掉了高丽王朝的嚣张气焰,使之俯首称臣,完成了一统中国疆土的意愿。


  在这次战事记载中,古老的蓟运河流域,都留下了唐军的遗迹。虽然两次漕运,仅是短暂的军事运输。但是,也客观地推动了滨海地区以及蓟运河流域的繁荣。所以唐朝期间,蓟运河沿岸就出现了"万灶沿河而居,千帆顺水逐波"的盛况,盐业与漕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与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滨海地区优于其它区域快速发展的价值。


  但是,历史却不是直线上升的。其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是由于滨海地区的特殊价值,却使这片区域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 杨贵妃对大唐GDP的贡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