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梅兰芳究竟有多红?

时间:2013-09-12 09:51来源:《名伶秘事:梨园往事》 作者:周简段 点击: 载入中...

梅兰芳

 

梅兰芳与第二任妻子福芝芳


  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娱乐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

 

 

  出场费值十根金条工资是毛主席五倍

 


  当年梅兰芳大师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戏院专门购买了数期当地报纸的版面,只写着'梅兰芳'三个大字,连着登了好些天,引起不少人关注。演出场场爆满,后来他出场费高达十根金条。身价绝不逊于当今的各路明星。


  解放后,中国没富人了,中国工资最高的是谁?梅兰芳!50年代,毛主席的工资四百零四块八,梅兰芳本来是自由职业者,演一场拿一分钱,1956年公私合营改成月薪,梅兰芳主动降薪两次后为2100元。这是什么概念?那时清华教授,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所以抗美援朝,梅兰芳直接捐飞机,大炮都看不上。

 

 

  国内最火,群星义演观众只认梅兰芳

 


  在一次义演中,谭鑫培被安排演大轴,压轴戏由杨小楼担当,梅兰芳和王蕙芳的《樊江关》被安排在倒数第三出。由于那天晚上梅兰芳另外还有几出堂会戏,一时未能赶回来,杨小楼的压轴戏便顺理成章地提前上演,却引来观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大声责问戏院老板"梅兰芳为什么不来",并纷纷表示"梅兰芳不来,我们要求退票".杨小楼的整出戏就在满场喧嚷声中草草收场。这时,梅兰芳匆匆赶到。他一出场即引来喝彩声一片,然后全场安静下来。

 

 

  国外更红,进军好莱坞第一人

 


  1929年,应美国邀请,梅兰芳先生率领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好莱坞演出。"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当时梅兰芳先生"男唱女角"的中国男旦写意艺术特色,广受美国观众好评,一曲《天女散花》将中国传统的长绸舞引入京剧,舞台上彰显出云动、风动、花从天上落的美妙意境,令美国人如痴如醉。

 

 

  美国总统写信祝贺

 


  梅兰芳在美国的每场演出结束后,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观众提出要上台和梅兰芳握握手,梅兰芳答应了。可几十分钟过去后,还有很多人拥挤着等在后面,后来剧团里的人仔细一看,才发现许多握完手的人又重新上来再接着握手。


  当时的美国对梅兰芳有这样的评论:"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上。"


  "对我来说,梅兰芳首先是个舞蹈家,我在看他表演《红线盗盒》的剑舞时,总代表性地思考到他的舞蹈已经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


  其实梅兰芳赴美演出正值美国大萧条,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3场,卖出一半票就不错。没想到,两个星期的票被一抢而光。当时的美国总统给梅兰芳写信,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不在华盛顿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十分遗憾,希望梅先生再来华盛顿演出。

 

 

  对待媒体:气度非凡

 


  有一个小报记者,想自己成名,急于想成名,所以他偏偏做反面文章,反面文章才能够惊动世界。别人说梅兰芳好,我非说他糟!批评梅兰芳,骂梅兰芳,说梅兰芳艺术不行。结果梅兰芳没有反应。


  后来这事情过去若干岁月,这个小报记者落魄了,跑到了梅兰芳那里,一五一十,把自己的处境讲一遍,梅兰芳知道这些情况以后,拿出两百块钱来,货币不同年代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的两百块,大概是比较值钱的两百块,给了他两百块,再也不说别的:"您走吧。"


  记者没有想到,一个受过他侮辱的、受他欺负的这么一个人,居然会这样对待他,他的钱会如此容易地得到,他没有想到!他被梅兰芳的气度、胸怀感动,当场"扑通"跪下:"梅先生,我真不对!您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我错了!以前的文章都是狗屁,我今后再不这么做了……"大大的检讨了一番,梅兰芳说:"没关系,你也要吃饭,没关系,去吧!"

 

 

  惺惺相惜:梅兰芳与卓别林的款款深情

 


  同为艺术家,梅兰芳和卓别林少的是隔膜,多的是欣赏和钦佩。查理·卓别林是名震全球的美国影坛滑稽大师,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他主演的影片,早在一九一五年便开始在上海公映,二十年代已风行全中国。卓别林与京剧名伶梅兰芳曾有交往,成为艺术史上的佳话。


  一九三○年初,梅兰芳率剧团到美国演出,五月的一天,到达电影名城洛杉矶。当晚,剧场经理举行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座,一位神采奕奕的壮年人迎面走来。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正在思索之中,剧场经理站起来介绍道:"这位是卓别林先生。"卓别林紧紧握着梅兰芳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早就听到过你的名字,今日可算幸会。啊!你原来这么年轻就享有大名声,真称得上世界第一个可羡慕的人哪!"当年梅兰芳三十六岁,卓别林四十一岁。


  那时,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电影《城市之光》,他抽出时间专门参加好莱坞为梅兰芳举行的盛大欢迎会。在梅兰芳参观好莱坞时,他又竭诚相待,介绍好莱坞电影的情况,二人亲切地合影留念。


  梅兰芳与卓别林再次相会是在一九三六年。是年三月,卓别林和宝莲高黛在拍完《摩登时代》后结婚,到亚洲蜜月旅行。他们在上海停留两天,卓别林再次与梅兰芳会晤。卓别林兴致勃勃地提出想看看京剧,不巧那天晚上没有演出。于是,梅兰芳亲自陪同卓别林去新光大戏院观看了马连良主演的《法门寺》。


  自此以后,虽然卓别林与梅兰芳没有机会再见面,但二人一直相互关心和支持。一九四一年春天,卓别林的影片《大独裁者》将到香港上映。"皇后"、"娱乐"、"利舞台"三家影院都在争夺首映权。因为三年前梅兰芳曾到"利舞台"演出过,该剧院经理就去找当时留居香港的梅兰芳想办法。梅兰芳答应拍个电报给卓别林试试看,不久便收到卓别林"同意"的复电。那时,美国影片在香港通常是在外国人办的"皇后"、"娱乐"影院首映,而这次《大独裁者》却在中国人办的"利舞台"剧场首映,在香港引起轰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卓别林在美国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受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美国。梅兰芳对卓别林的境遇愤愤不平,时时打听他的消息,对他十分怀念。一九五四年,梅兰芳听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曾宴请卓别林,并邀请他观看了中国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到非常高兴,认为卓别林可能会重访中国了,但最终还是未如愿。梅兰芳对此一直思念不已。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梅兰芳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 张恨水与梅兰芳的神交
  • 1957年毛主席飞杭州那次最惊险
  • 齐白石与毛主席争画
  • 梅兰芳:绝艺长传
  • "湘剧梅兰芳"彭俐侬曾12次为毛主席演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