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退休年龄周代到明代都是70岁

时间:2013-10-30 08:36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韦贤成史上首个退休的丞相


  我国古代的退休年龄,从周代开始到明代,都是70岁,到了清代才改为60岁。《礼记·曲礼上》 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这里的"致仕",就是如今的退休。唐初名儒孔颖达疏曰:"七十曰老,在家则传家事于子孙,在官致所掌职事于君,退还田里也。"意思是说,人到70岁就老了,在家应把家事传给子孙,在朝应把职位还给君上,以让贤者。


  秦汉沿袭周例,《西汉会要》中的丞相韦贤,七十多岁时,"以老乞骸骨".皇帝赏赐给他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不过,如果官员身体不好,即使不到70岁,也可以提前退休,有点类似于如今的"内退".《东汉会要》中就记载了几位因病离职的高级官员,"尚书郑均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太尉邓彪以疾乞骸骨"……这个时期的退休制度已经基本规范,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但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诸职官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杜甫《旅夜抒怀》有一句诗"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


  宋元明各朝依然实行的是"七十而致仕",只是对个别人个别部门稍有例外。


  到了清代,退休年龄一下子提前了10岁,60岁就可以退休了,不过,文官告退,需要上级批准,拿到文件才可以退休。所以,很多人别说六十,七十岁也难以退休。清代康、雍、乾三朝元老徐元梦"自以年老衰迈,不能办理刑名事件,疏辞",但屡请不准。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特意下诏:"徐元梦老成望重,虽年逾八旬,未甚衰惫,可照旧供职,量力行之,不必引退。"直到徐元梦八十四岁卒于任上,才算了事。清朝的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这是因为军营需要朝气、忌讳暮气,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但这条规定,对提督、总兵之类的高级武官依然不适用,他们都是终身制。


  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代退休年龄:周代到明代都是70岁
  • 我国古代的生育政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