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选曹操家族确认DNA:因后世修谱冒认少(2)

时间:2013-11-19 09:44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赵卓 点击: 载入中...


  社会的相关质疑声也层出不穷。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宦官之首,曹操父亲曹嵩是他的养子,因此曹操的真实身份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有人提出,曹操本姓夏侯。此外,曹操家和西汉开国功臣曹参家早已混为一谈,后世制作的家谱几乎都据此叙述家室渊源。还有说法怀疑曹操后代早在西晋灭魏时被扫荡一光。


  为了慎重起见,课题组决定把夏侯氏、曹参和曹操的后裔都纳入调查范围。


  2月9日,继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两周后,复旦大学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史学已基本厘清了曹操并非夏侯氏之子,以及西晋灭魏并未灭绝曹氏宗姓等史实,为DNA项目扫清了前期障碍。韩昇的研究内容,随后以论文《曹操家族DNA调查的历史学基础》的形式发表在《现代人类学通讯》上,作为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曹操叔祖两颗牙 提出同族DNA

 


  课题组试图从当代中国仍存在的770万曹姓后人中,去筛选曹操这一支的特殊DNA标记。


  紧接着,课题进入取样阶段,这项工作对李辉和实验室来说驾轻就熟。"实际上关于曹操DNA的研究,只占实验室总体研究量的一小部分。"课题组的严实说。最终曹操DNA研究搜集的样本,总数在千余份。


  韩昇认为,家谱调查反映出,与曹参或者曹操有关系的曹氏,大量分布于长江流域,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此地域分布,与历史考证所见的五胡十六国以后的曹氏陈留王系迁居于江南的情况是吻合的。这些地区将是基因采集的主要地区。此外,课题组也根据新线索不断扩大采集对象和地区。


  严实介绍,所谓采样,是从每位受试者身上提取不超过5毫升的静脉血。每位受试者都要填写一份《知情同意书》,除个人基本信息外,也要尽可能填写知名祖先、堂号、字辈、世代数等有利于研究的信息。


  曹氏后人听说要研究他们祖先,大都很积极配合。但有时,也有受试者对抽血心有顾虑。有一次在浙江金华,课题组成员由一个村子的村民介绍到附近村里采样,村里的支书本来和课题组聊得很开心,但一说抽血,立刻变得紧张,连声说不愿意。这种情况下,取样只能作罢。


  取到血样,研究人员提出白细胞,用试剂提取DNA,再对DNA中的Y染色体进行分析,以追踪家系的起源、演化和迁徙。李辉认为,这种从现代人推定祖先基因的方式,并不能被称作"倒推",反而更像是在基因中"考古".课题组试图从现实仍存在的770万曹姓后人中去筛选曹操这一支的特殊DNA标记。


  测试有时候也会出现尴尬的结果。譬如全村所有人的基因都是同类型的,但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人是例外。"这时候我们就对村里人说,大家全都是一样的,否则例外的那个人会受排挤。"王传超说。课题组会尊重受试者的隐私,每个人的结果都不对其他人公布。


  不到半年,取样就得出了结果。王传超说,声称是曹操后代的人群,检测出O2*这个单倍群的比例,达到50%左右,明显高于在一般汉族人群和一般曹姓人群中的比例(5%左右)。"可以认定,他们是真实的曹操后代。"研究确认,曹氏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


  结果虽然基本可以确定,但如果有另外的途径进行验证,无疑会让这一结论更加坚实。这时,安徽亳州提供了一个机会。


  上世纪70年代,位于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墓"元宝坑一号墓"中曾出土两颗牙齿,根据墓室布局和墓砖铭文确定牙齿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2011年,课题组到亳州,在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借用了这两颗牙齿。


  "我们首先将曹鼎牙齿经过仔细清洗、灭菌消毒,再小心地钻了个孔,把牙齿里面的骨粉掏出来进行DNA序列测定,"王传超说,"因为古DNA都是断裂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中再去还原。"


  经过一个月一次、反复6次的测试,最终确认该牙齿中的古DNA中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就是之前找到的O2*-M268.


  "曹操后人的基因类型,和曹操祖先的基因类型对比都吻合,曹操在中间,肯定也逃不掉。这个结果肯定就是准确的。"李辉说。根据结果,可以确定曹操的父亲虽然是收养,但应是族内过继,曹操家族也与夏侯、曹参家没有关系。

 

 

  四成男人三祖先 最大一支近两成

 


  在现实中,肝肾的相关基因,不同地方的人差异很大。在历史长河中,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最后的变异,意义重大。


  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两篇论文,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发表在国际着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杂志审稿严格,每篇论文都由多名国际专家经过至少两轮审稿,过程将近一年。"两篇论文都没有做大的改动就通过了,说明专家们对研究逻辑、方法都是认同的。"王传超说。


  韩昇认为,这项研究最大的意义,是为历史学和分子人类学共同研究古代史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也就是说,今后考古学不光可依赖碳-14测定年代,也会朝着基因研究的方向努力。


  论文顺利发表后,复旦选择在2013年11月11日对外公布这一结果。消息一出,各地舆论炸了窝。反弹最强烈的是一些被排除的曹氏家族。常州曹氏族人提出质疑:"老人都说我们是曹操后代,传了多少代了,复旦这样一个结果就把我们祖先否定了?"江西曹雪芹后人也质疑,仅凭4例江西血样就把他们排除在外,是不公正的。


  法律专家认为现有法律不承认复旦大学的研究结果,历史学家认为复旦的研究结论缺乏权威性,大量网友质疑课题组"吃饱了饭没事儿干".河南曹操墓方面称DNA考古不权威,拒绝用DNA方法检测曹操墓中的头骨。


  舆论纷纷扰扰,李辉则选择躲在狭小的办公室里继续做研究。


  李辉说,曹操的问题和各种利益纠葛在一起,容易引起大的争议。"我们只关心学术问题,其实刚开始研究曹操家族时,也并不是为了解决历史问题。我们研究的是人类遗传学。"


  实验室曾研究过李氏、张氏、王氏等大姓的DNA构成,丰富了基因库的收藏。"但也不可能涵盖中国所有的家族。在这棵进化树上,每个节点都弄清楚的话,是可以推算出来谁是古代哪个人的第多少代子孙的。"李辉说,"这是我们这个领域,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这棵进化树到底有什么用?李辉说,搞清楚人类的过去,就能更准确地判断人类当下、预测人类的未来。"肝、肾相关基因,不同地方的人差异都很大。说明不同地方的人吃不同的东西,给肝肾带来不同的负担,导致最后的变异。这也可以应用到遗传病治疗上,像高血压、糖尿病属于进化病,它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出现的,当时的社会情况、气候情况是怎么样的?要预防,需要从进化方面寻找源头。"李辉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洪熙官疑似墓地将比对后人DNA辨真伪 若确认将申遗
  • 专家谈确定曹操DNA经过:曾花3月时间研究古牙
  • 复旦课题组称破解曹操家族DNA密码 确定9支后人
  • 专家谈曹操DNA研究:追寻曹操基因相对容易
  • 考古学家谈DNA检测考古:并不了解 无法置评
  • 复旦回应"曹操DNA"四大疑问 考古方曾称不评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