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超级特工”:同时为三国五方送情报

时间:2014-01-03 09:34来源:《挖历史》 作者:孙宝根 点击: 载入中...

袁殊

 

  一、袁殊是谁?

 


  袁殊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


  袁殊何许人也?


  袁殊,1911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原名袁学易,又名袁学艺,曾用名或笔名、化名很多,主要使用碧泉、袁逍逸、严军光、曾达斋等。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后,袁殊依照中共秘密指示转进苏北解放区,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袁殊”这个名字“太臭”,因此,中共党组织建议他改名,袁殊遂改名为曾达斋。


  长期以来,海内外有关袁殊的着述,众说纷纭,说他是“落水文人”、“汉奸”有之;说他是军统特务有之;说他是中统特务有之;但越来越多人,认定他是潘汉年手下的得力干将。


  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袁殊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上海的一些老人、文化界的一些老前辈们对于袁殊这个名字恐怕并不陌生。袁殊的人脉关系很广,结识不少名人,从其保存的馈赠字画可见一斑,如齐白石、黄宾虹的画,周作人的诗,何香凝的梅花,郭沫若的题字等都明白地写有“学易先生雅属”之类的酬词。从各种材料来看,袁殊背负的骂名似乎更多一些。


  资深媒体人金雄白(朱子家)在其《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书中称:“袁殊这个人,真是有他的一手!他好似天生的一个特工人才,在抗战前后,情报工作的迅速而正确,推他为第一手。”


  抗战时期汪伪控制区,人们普遍认为“袁殊是个公开的汉奸”,但各界高层又对其真实身份表示了诸多怀疑。国民政府军统组织曾多次密令调查袁殊的真实身份。1941年2月27日,孔祥熙在上海的情报据点就在一份向重庆当局发的密电中说:袁殊虽几度“在中央机关(指国民党的军统)服务,实则为共产党工作。前年袁被捕后在日方组织伪党(指汉奸组织‘兴亚’),亦为共党指使。现袁为共党担任工作有四。共党在沪安全问题与共党在沦陷区之交通亦由袁负责”,“共产党利用日伪报纸攻击中央(指国民党中央)皆由袁办理”.


  着名评论家张颐武在其博客文章《随风而逝:袁殊的故事》中写道:“袁殊的经历的确比侦探小说和电影更有传奇性,007或者阿拉伯的劳伦斯没有这么复杂……时间让许多有趣的传奇被悄然遗忘了,二十世纪其实走得很快。历史的缝隙有太多的故事,它们掉进去就再也无从寻觅。它们已经‘随风而逝’了,但偶尔留下一点踪迹,如同图书馆长椅上的斜阳,引人怀想。”

 

 

  二、多重身份,才华横溢

 


  袁殊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办过报刊杂志,做过社长,并且都做的很出色。


  袁殊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一概念,他最早对报告文学作出系统的研究,并且在中国新闻学史上也留下好些个“第一”的记录。他创办的《文艺新闻》一共出版整整60期,时间长达16个月,是左翼文化刊物寿命最长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丁淦林说:“我第一次看到袁殊这个名字,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那时读过他的《记者道》一书,知道他热心于新闻学研究,把Journalism译成‘集纳’(或‘集纳主义’)是他的首创。”


  萧云在其《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中指出:“翻开《左联词典》、《新文学史料》、《中共上海党史资料选编》,便可了解:袁殊是左翼新闻工作者、作家、翻译家。他创办了《文艺新闻》,担任过”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与范长江、恽逸群等人发起成立了‘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进攻上海,茅盾、鲁迅等43名左翼作家和文化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其中有袁殊的签名。同年,柳亚子、鲁迅等57位左翼作家和文化人发表《中国青年作家为中苏复交致苏联电》,电文中亦有袁殊的名字……这时期他发表了《记者道》、《现代新闻学》等作品与译着。他首次提出了’报告文学‘的中文译名并作了定义,从理论上对报告文学进行了卓有见解的系统论述。新闻界前辈任白涛说,’他给1931年的中国新闻界造了不少新记录‘.郁达夫称他的剧作《工厂夜景》是一部可与高尔基的《夜店》相媲美的力作。”


  袁殊文笔甚健,诗文俱佳,着述颇丰,且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袁殊自称:“文化大革命前,编和译日文书四五本,写学习笔记、札记有五六十万字,总计笔耕收获,约在百几十万字以上。”)很多了解其才华者都一致认为:他如不“改行”,当不弱于同在二、三十年代一同出山的着名作家。1989年第1期《新闻记者》刊载肖非的《袁殊纪念会在沪举行》一文,文中仅是赞美袁殊的文学才华:


  “袁殊是我国早期留学日本的有志人七之一。1931年参加革命,是三十年代的’左联‘盟员,《文艺新闻》创始人,着名的文艺活动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写下了许多有关新闻学方面的着作,发表过大量的文艺作品和译文,对我国新闻事业和文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夏衍在《懒寻旧梦录》里称赞他是一个’既能写又能搞社会活动‘的有才干的人。他在特殊战线工作期间,贡献也是卓着的,而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事迹。”


  袁殊着述颇丰,比较有影响的有:《记者道》、《学校新闻讲话》、《印度独立史略》、《新闻大王赫斯特》,译作有《新闻法制论》、《最初的欧罗巴之旗》、《一个日本女共产党员的日记》等。袁殊的部分作品汇集在1992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袁殊文集》,该书由夏衍题写书名,南京出版社社长张增泰(拙子)为责任编辑,直接参加文集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的有梅丹馨、高润民、成翼康、曾龙、曾虎、曾曜、周祖培、胡肇枫,他们中有的是袁殊的子女、有的是袁殊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袁殊文集》附载了赵风1991年12月26日撰写的《袁殊传略》和袁殊1984年秋亲撰的《屐痕重印江南路--南游杂记》,为我们研究袁殊提供了很重要的一手史料。袁殊因“潘汉年、杨帆冤案”,而系狱27年零5个月。1975年春,袁殊羁縻于武汉军都山劳改农场,他以《自嘲》为题作诗一首:


  竖子昂藏五尺躯,


  腹空咄咄缺诗书;


  曾掷黄金若粪土,


  琴心剑胆小侏儒。


  每读艰危无字书,


  不惜身命未踌躇;


  人间了无私仇怨,


  爱拍苍蝇扫蠹鱼。


  这首诗表达了袁殊不惜毁誉打入敌人内部,对其追求事业的赤胆忠心,也准确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和大度。袁殊出狱后,为表白自己的真实,他将其《申述材料》和日记等交付给他的学生胡肇枫。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李克农抗战初期谍战南京
  • 为抗战牺牲的4位中国奥运选手
  • 抗战时傅斯年负责中研院西迁
  • 郝梦龄:抗战殉国第一将
  • 飞虎队成员曾求婚遭拒
  • 程天放与"抗战刻本"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