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泉:抗美援朝中的常胜将军

时间:2014-01-04 08:24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程娟 点击: 载入中...

吴信泉

 

  从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吴信泉率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在朝鲜经历了750多个日日夜夜,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三八线”以南的汉城,经历了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败了“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共歼敌6万多人。吴信泉“能打仗、会打仗、智勇双全”,是一位名副其实、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常胜将军。

 

 

  云山之战,首战告捷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中朝边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地叫嚣:“要在感恩节以前,饮马鸭绿江,占领全朝鲜。”


  吴信泉奉命入朝作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


  10月19日晚,即美军占领平壤的同一天,吴信泉率部分三批由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的作战地区开进。


  进入作战地区后,该军一一七师奉吴信泉之命,在宁边以西一带抓获了两个美军哨兵。经审问,得知美军第二十四师已进至宁边、博川一带。吴信泉立即将敌情报告志愿军司令部(简称“志司”),同时部署兵力。


  26日上午,志司电令第三十九军包围云山之敌。吴信泉与军里其他领导围着地图研究,确定了包围云山、阻敌北进的战斗部署。


  此时,美军前线指挥官、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为稳住阵脚,被迫将布置在第二线的美军骑兵师第一师第八团调出,从石仓洞方向开进云山,接替李承晚军第一师主力任务。


  美军骑兵师是美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皆为美军的常胜师,号称160年来从未打过败仗,其装备现代化水平亦居美军之首。此时开进云山的第八团是该师的主力团。该团进入云山后,便与李承晚军第一师十二团连续三昼夜向温井里方向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企图北进增援。


  11月1日10时,吴信泉接到彭德怀的电话:四十军于今日拂晓肃清了温井里和楚山的李承晚军第六师主力,于今晚将协同三十九军围歼云山之敌。


  吴信泉听完彭德怀的指示后,心情非常激动。他立即召集军里其他领导和军部作战参谋人员,再次研究部署。他用手指敲打着地图上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中部的云山,对大家说:“云山是个仅有千户人家的小城,周围群山连绵,但这里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现在守敌是美军精锐部队骑一师第八团和伪一师十二团。这几天,我们已经与他们进行多次交战,对敌人的情况已经基本摸清。刚才,彭总来电命令我们歼灭这支敌军,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打好这一仗,打出我们志愿军的威风和志气!”


  吴信泉命令一一六师自云山西北向东南进攻;一一七师三五一团以急行军于2日拂晓前进占云山至球场公路,阻击从东面逃窜的云山被围之敌;命令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坚决阻击向云山增援的美骑一师第五团,并切断云山之敌的南逃退路;三四五团由云山西南发起进攻,三四四团仍置于泰川北,粉碎美二十四师抄志愿军后路的企图。


  吴信泉最后宣布:19时30分,对云山守敌发起总攻!


  发起总攻前4小时,前沿侦察员突然发现,云山街附近敌人运动频繁,云山外围敌坦克、汽车、步兵开始向后移动。


  吴信泉接到此敌情后,从凳子上一跃而起,走到作战地图前,用手往云山的位置一指:“想跑?没那么容易!”


  17时30分,随着吴信泉一声令下,志愿军提前发起总攻,信号弹在暮霭中腾起,各种火器发出的声响震荡山谷。担任攻城任务的一一六师以两个团从正面发起冲击,与敌争夺制高点。战至黄昏,配属三十九军的炮一师二十六团及军属火箭炮营进入阵地。在隆隆的炮声中,战士们越过山沟、堑壕,冒着密集的炮火前进,直插云山街内。战斗进入短兵相接的巷战阶段,后续部队冲入街内,用爆破筒炸毁敌人当作堡垒的重型坦克,用刺刀、手榴弹消灭拿着卡宾枪依托房屋进行顽抗的敌人。


  美军从未遇到过如此神速的猛扑,争先恐后地沿着公路逃跑。志愿军一一五师三四五团抢占了诸仁桥,切断了敌人退路,将美骑一师八团三营营长奥蒙德少校所率的200余人严严实实地围困起来。2日晚,该敌在飞机、坦克支援下,拼命突围,志愿军三四五团与之激战数小时,将奥蒙德击毙,全歼200余名美军。


  同时,吴信泉命令一一六师、一一七师追歼南逃之残敌,一直将敌追至清川江南岸,直到接到志司命令后才停止追击。


  11月4日,云山战斗结束,提前两天完成第一次战役的任务,共歼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与缴获各种火炮119门、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击落和缴获飞机7架。


  彭德怀在战役总结会上说:“我们志愿军入朝第一个战役,胜利了!此战役共歼敌15800多人……我们不只打了李承晚伪军,也打了美国王牌军,是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美军骑一师嘛!这个美国有名、一直没有吃过败仗的军队,这回吃了败仗嘛!败在我们三十九军的手下嘛!”

 

 

  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彭德怀判断敌人并没有被打痛,因其骄傲的情绪和对志愿军力量的错误估计,敌人还会发动进攻。为此,他指示各部队佯装后撤,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美军通过空中和地面侦察,在朝鲜境内未发现志愿军的踪影,便断言志愿军离开了朝鲜。于是,美军调遣22万兵力向北开进,企图“结束朝鲜战争,回家吃圣诞晚餐”.


  可是,得意忘形的美军已经钻进了志愿军为他们设置的口袋。志愿军在泰川、云山、宁远一线,严阵以待敌军的到来。


  吴信泉率三十九军撤到泰川以东、云山以北、妙香山以西的地域组织防御。同时,他命令各级指挥员组织部队改挖堑壕为在山棱线上挖单人掩体,在内斜面上挖防炮洞,以减少敌机和敌炮对志愿军的威胁。


  吴信泉派出由侦察科长率领的30多人的侦察队,带上地图、报话机和一周的干粮,深入敌后,侦察敌情。通过侦察队按地图坐标规定的暗号及时了解了敌人的进攻情况。吴信泉对敌人每天前进多远,到达了何地,都一清二楚。同时,一一七师三五○团侦察分队的战士们英勇机智,把在阵地上熟睡的敌人连同鸭绒被一块儿拖下山来,查明了当面之敌为美二十五师。


  11月26日,吴信泉指挥三十九军向云山以南上九洞地区的美二十五师发动进攻。各师、团按合围部署沿着崎岖的山路快速穿插,包抄迂回,在上草洞、桂林洞,与用坦克组成防御阵地的美军展开激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丁玲笔下的彭德怀
  • 韩复榘之子在朝鲜战场上
  • 彭德怀曾赴农村调查:浮夸风等伤了农民的元气
  • 张爱萍评彭德怀: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大写的人
  • 彭德怀在软禁的日子里
  • 陈赓四骗彭德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