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2)

时间:2014-01-23 10:22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章正 点击: 载入中...


  还有学者指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用个性化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诸子百家观点颇多,但也并非全都适合每一个人。通过实践,不断地通过历史筛选,不断地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不断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新的阐释,才能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山西大学倪宁教授认为,要在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精神,才能传承传统文化,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在春节,相比过去,已经失去了很多文化的内涵,演变成了简单的吃饭和聚会。其中有很多文化的因子值得我们继承下来,比如通过祭祖缅怀先人,其中的内涵是教导今人更加珍惜现实生活。"


  陆玉林教授说,"传统国学依赖于实践上的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断的理解和创新,文脉才能得以延续。这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担当精神,这是成年人需要肩负的责任,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才能形成,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学者强调,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影响的是人的头脑与心灵,它对人的滋养,无法用数字、用金钱来衡量。而一旦传统文化裹挟了太多利益的渣滓,所造成的恶果,将是对一代人心灵的毁坏。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传统文化教育应超越功利实现审美
  • 单霁翔:让故宫传统文化“活”起来
  • 于丹:不设防的人有时能遇到最好的惊喜
  •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当代艺术家需找寻传统文化基因
  • 收藏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 传统节日不妨多些新元素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