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敏将军:日军围困拒降 头部中弹牺牲

时间:2014-01-24 08:24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丁伟 点击: 载入中...

武士敏将军

 

  历史不能忘却。当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这民族紧急关头,挽救民族危亡,保卫国家独立,涌现出大批宁死不屈的抗日爱国将领,他们以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的反抗斗争精神,展开了一场场不畏强敌、气壮山河的战斗。武士敏将军便是其中一位。


  为了追忆这位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日军战史资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揭示再现一些鲜为人知的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瞬间。

 

 

  一、中条山之战后日军计划劝降武士敏将军

 


  武士敏,字勉之,河北省怀安县人,在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98军军长。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僵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泥足深陷中国战场,亡华无期,进退维谷之际,为了消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侵华日军在5月7日发动了“中原会战”(即中条山战役)。可是这次在日军强势攻击下,中条山的国民党守军几乎全线溃退,守军主力在遭受惨重伤亡后先后突围渡过黄河,这一战使国民党中条山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地区。可是在中条山战役中最顽强抵抗日军的国军第98军在军长武士敏的率领下却毅然北上进入太岳山区,转移驻防在沁水县端氏、东峪、西峪一带。突围后成功后,武将军依然在敌后牵制日军,一时间没有采取积极的对日攻击行动,而是和八路军友好相处,致力于军队的再建工作。这支98军同时被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付与更繁重的任务。


  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岩松义雄中将得到“98军不是蒋介石嫡系部队,而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在中条山战役后,兵士情绪低下,战力萎缩”的情报后,即命令驻守在晋南的日军第36师团对国军98军实施诱降归顺工作。日军第36师团在1939年由日本东北部地区弘前、秋田、山形地方的各步兵联队为基干编成,并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联队。因兵力来源日本东北等地区,冬季大雪较多,所以也称雪师团(部队)。雪师团创建后,被派往中国大陆,转战华北、山西山岳地帯各地,1941年驻扎在泽州、潞安(现在长治)、沁县地区,这支部队曾被称为八路军的好对手。


  在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日军第36师团所属驻扎长子地区警备队的第二大队情报部,由西门警备队员带进一个“中国人”,询问后才知道他受第一军部命令,从西面的临汾越过中条山脉,穿越98军驻地来到长子。他介绍了有关98军情况,证实了该军确受到不公的待遇,但正在努力恢复中。由此,日军情报人员认为如果劝降的话,98军有可能归顺日军。


  日军第36师团情报部门很快制定了劝降策略。以密探特工编成两个手枪班,各带手枪和手榴弹等武器,去执行逮捕来调集物资的98军干部。这两个秘密情报班化装便衣,隐蔽行动,在外游荡了大约一个月左右,终于带回一个目光敏锐而又倔强的中国人。日军情报部人员马上进行严厉询问,得知他是98军司令部参谋宁超中校。宁超在审讯中回答了日军所问的98军装备等军事情况。


  驻守长子的日军情报人员立即将审讯报告抄送联队队部,随即得到“使宁超中校作为劝降工作代理人”的指令。一周后,日军第36师团长井关中将的亲笔信及赠送给98军武士敏军长的礼物(一头驴驮带着烟草和医药品)送到了长子警备队队部。情报人员向宁超中校传达了师团长的旨意,得到默许后,由护卫兵将宁超中校送到石哲镇,使他返回了98军驻地。


  日军情报人员此时期盼着回信。约半个月后,宁超中校带来被认为是武士敏军长给井关中将的亲笔信。此信马上送到师团司令部。约一周后,日军第一军岩松司令官给武士敏军长的信和一匹驴所载的礼物,由宁超带回交给武军长。不久,宁超中校带来武军长给岩松司令官的亲笔书信,日军情报部门大为兴奋,认为劝降工作有进展并祈祷神灵保佑他们成功,98军能顺利归顺皇军。


  可是此时日军第一军军部为了“击破沁河河畔的共军,威逼98军使其归顺投降,以肃正这一地区”,制定了作战计划,计划在1941年9月下旬展开对八路军的围剿作战以逼降98军,作战名称为“沁河作战”.


  日军作战方针是剿灭沁源及马壁地区附近的共产党部队,以压制国军98军,促其归降,若其态度不明便消灭98军。其要领是:先消灭府城镇、马壁村、谭村附近的共军势力,继而再将一部兵力转用于绵上镇、沁源、松交附近,消灭抗日部队。日军各部队由军部统制发令确定进攻开始时机。日军参加作战的有第一军所属第36、41师团,独立混成第16旅团等主力部队,还有独立混成第4、9旅团的一部分兵力。

 

 

  二、武将军部队夜袭石哲镇日军

 


  就在日军筹划围剿进攻之际,98军表面上应付着日军的劝降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姿势,可是奉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的攻击命令,于9月18日凌晨在八路军的配合下突袭了日军驻守石哲镇的警备队。


  驻守石哲镇的日军在9月16日换防,由小俣秀雄为队长共48人和伪县警备队约40人驻守。日警备队中有一个重机枪分队和一个大队炮(步兵炮)分队,火力比较充足。小俣秀雄队长曾驻守过石哲镇,情况及地形比较熟悉。战后的日军战史书籍里有小俣秀雄等人对此战的回忆。


  石哲镇位于潞安西,距长子西12公里,有高五六米的城墙。这里曾由98军驻守,后被日军占据。9月17日下午,小俣队长驻守该地,并配备了无线通讯兵和军鸽兵两名。是日晚,从沁源方向传来阵阵炮声,晚9点左右,石哲镇与长子联系被切断。9月18日凌晨4点20分,石哲镇枪声大作,国军和八路军展开攻击,一时逼近北门的防马木排,可是在日军极强的火力下和援军的配合下,被迫退于龙死河,将主力隐蔽在黑虎岭、横水河一带。


  石哲镇一战表明98军在中央军的督战下,展开了反抗行动。日军原定的作战计划做了变更,增加了歼灭国军98军的作战方案。


  9月20日,日军各作战部队完成准备,日军各部队为了不暴露目的,秘密隐蔽其行动,将兵力集结于预定地点,在9月22日同时展开行动。为了隐瞒作战企图,迷惑中国军队,9月22日清晨,日军袭击了儒教村和井峪村。


  9月22日傍晚,担负“沁河作战”任务的日军第36师团从南方和东方夹击合围,其所属久野部队(以步兵团司令指挥的步兵4个大队为基干)从沁水、东村一线出击,步兵第222联队的两个大队在联队长葛目大佐指挥率领下从鲍店出发,其他日军也从驻地出动,悄悄避开东裕村周边的国军98军驻守地,进发马壁村及南孔滩,准备歼灭当地所在的共产党八路军部队。


  日军第41师团从洪洞、临汾进发马壁村附近各目标地。在9月23日日落后,以所属奈良部队由岭上村、师团直属部队由永乐村、江口部队自西屋岭等地出发,向下唐村(在马壁村西方约10公里处)和南孔滩附近沁河西岸地区推进,便行军,便搜索,进发目标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