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自信的底气

时间:2014-03-11 09:15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袁振喜 点击: 载入中...

  两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的话题。传统美德的弘扬、公民道德的培养、社会诚信的建设等内容既成为会内会外的高频词,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朱永新委员9日的大会发言引起广泛共鸣,“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是凝聚力的根本”,他建议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兼收并蓄,再创文化辉煌。


  “现在就缺少文化自信,”赵本山委员直言,“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欢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弃它,抛弃它,辱骂它,因为我们就是由民族文化滋养出来的,嫌弃它就是嫌弃我们自己,嫌弃自己的民族哪里会有自信?”


  有的委员开出药方,梅葆玖委员就认为,在ABC和传统文化之间,我们对前者过于重视,对后者过于轻视,“ABC要念,传统文化也要念”……


  传统文化的“热”,不单单体现在代表委员的建议建言上。8日,外交部长王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言辞之间抚今追昔,整场发布会体现出来的民族尊严、文明自信,令人赞叹。


  虽然因“马航事件”匆匆离场,但在这场近十年来几乎最短的发布会里,王毅多次引用历史和古典文化,强调中国外交,骨气来自于民族的自豪,大气来自于文明的自信,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向世人展示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一种文化,能支撑一个民族走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肯定是有缘由的。“传统文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成人之学的关照,其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都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源头。它在近现代出现某种断裂,有因百年屈辱而被迁怒的因素。目前的回归和被重新审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正在走出伤痛,变得更加自信。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将使我们的自信更有底气。”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委员说。


  传统会滋养我们的自信,让它更丰满,让它更具说服力。珍重传统,珍重我们所由来、所据往的文化之根,我们将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传统文化教育应超越功利实现审美
  • 单霁翔:让故宫传统文化“活”起来
  • 于丹:不设防的人有时能遇到最好的惊喜
  •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当代艺术家需找寻传统文化基因
  • 收藏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 传统节日不妨多些新元素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