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水浒》是文化软暴力

时间:2014-03-14 08:24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林轩鹤 点击: 载入中...

水浒传

 

  作为一部传奇色彩浓厚的英雄史诗巨着,小说《水浒》从问世以来就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和传播,在社会上影响巨大,故事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心中。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主管部门提倡学生从小学、中学起,阅读《水浒》等我国四大名着,也使“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成为一句过时的古话。正因为《水浒》深受观众喜爱,才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现在,有人提出禁播《水浒》,自然引得网友纷纷吐槽:“没文化真可怕”、“理由还敢再牵强点?”、“还敢再雷点吗?”


  《水浒》的核心精髓是什么?《水浒》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是反映宋代农民为反抗封建统治和阶级压迫而进行可歌可泣斗争的历程。这样的名着,即使被禁,也难以抹除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记。这也是为什么《水浒》虽在历史上屡遭严禁却传播愈盛的原因。如果只挑其中一些暴力场面,而不把故事融入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探讨,就否定其艺术价值,显然是一叶障目。这种以反暴力为名的禁播提议,是对历史文化的割裂,是一种文化短视,恰恰反而是一种鲁莽的文化软暴力。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历来采取的态度是去粗取精,《水浒》能够成为四大名着之一,其中的精华远远超过糟粕。禁《水浒》,岂不是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水准和审美情趣进行嘲讽--泱泱文明古国,悠悠灿烂文化,大家为啥偏偏要把《水浒》列入四大名着呢?


  如果站在时代背景上,说《水浒》是旧时代的名着,则其谬甚矣,因为经典是超越时代的。如果说《水浒》和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都要禁,那么反映中华英豪“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抗战影视剧要不要禁?因为战争场面惨烈就不拍、不播战争片,与为了交通安全就禁用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为了防止淹死人就禁止使用游泳池一样,因噎废食,只能给人留下笑柄。这种良莠不分的文化化疗,对文化肌理的伤害太大。换一种角度看,禁播《水浒》就能降低暴力行为吗?显然不能。电视剧没有战争场面,世界就能一派歌舞升平,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罢了。读了《水浒》的青少年,人人都变成了李逵?显然不是。防止青少年暴力冲动,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加强教育,引导匡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维护社会稳定的确需要重拳出击,但不应该让一部名着承担“罪责”.


  确实,目前我们有些影视剧变得商业化,为了收视率、票房进行没有历史依据的夸张和神化,甚至为吸引眼球而“打打杀杀”,但那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将《水浒》禁了,就将战争剧禁了。退一步说,即使《水浒》电视剧有问题,首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应该是:电视剧是不是尊重原着、能不能体现精髓?


  用文化软暴力对文化产品“以暴制暴”,无异于饮鸩止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水浒传》是“忠义”“爱国”之书
  • 《水浒传》的管理精髓其实只有三个字
  • 颠覆《水浒》 只见绯闻不见仁义
  • 新水浒恶搞武松 潘金莲的案能翻吗?
  • 新版《水浒》忠实于原著观众为何不买账
  • 新《水浒》:女人“翻身”当主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