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大众文化的“价值雾霾”

时间:2014-03-14 08:24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马立明 点击: 载入中...

  11日,多位文艺界人士讨论起文化产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表示,没有价值的娱乐是危险的,“过于庸俗的东西不能登大雅之堂,对社会情绪是有误导作用的。”另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主席陈建国说,“文化产业是大众的精神食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一旦偏离良心和方向,就可能沦为大众的精神毒品。”


  两位委员对文化产业的担忧不无道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带来文化大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吸引眼球、格调低下的作品。正如两位委员所说,这些作品缺少的恰恰是正确的价值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价值观迷失,其根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良导向的文化产品造成。


  由此,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对于现在社会各领域是多么的重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下社会理想的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准则检视行为,这24个字,为改革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凝聚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最大公约数”.没有核心价值观,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让国家社会迷失。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文艺界的工作者们,就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创造更多彰善惩恶、激浊扬清的作品,扶起“跌倒”的道德,驱散大众文化中的“价值雾霾”,凝聚社会正能量。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下的意义,可成为指导我们前进的“灯塔”.正在举行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将这一精神落到实处,推进改革就有了凝神聚力的主心骨,社会发展就会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在各行各业上,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昨日,代表委员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少观点都非常深刻。比如把“诚信”道德要求制度化、认为“敬业”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友善”是为社会分忧等等。


  在两会期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会场内外引发热议。正是这种氛围,促使大家不断达成共识、凝聚合力、获得共鸣。让改革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塑造市民品格
  • 倡导全民阅读: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 学者:正确评价毛泽东具有现实意义
  • “贾君鹏吃饭”走红 无聊越来越像一种大众文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