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新女性”的新生活

时间:2014-03-21 08:40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蔡葩 点击: 载入中...

宋氏三姐妹

  

  1919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备受欧风美雨吹拂的海南,也适时地融入到这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潮中。“新女性”的概念边界清晰,是五四运动的新成果之一。“新女性”的时风从内陆很快传到孤悬海外的海南,女子求自尊自立自强、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接受新式教育,穿新式服装,剪五四学生发型,与男生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运动……她们中还有出洋的一群,为新女性寻找另一条通往自由、幸福之路。


  一张拍于1910年代的照片,条幅上的题字是“匹瑾中西女学堂”,画面上是琼州府城匹瑾中西女学堂的女生。五位女子,表情沉静,眼睛深邃有神。她们身着斜襟唐装,料子光鲜,扣子的大小和花边的装饰看起来很得体、时尚。从衣着和气质看,这些女子应该是琼州府当年大户人家的妇女。她们看起来似乎都是有孩子的母亲。她们手里拿的是圣经,她们身后的英文“PITKIN”即是匹瑾中西女子中学的标签。在海南女子教育史上,这张照片可以明证她们应该是海南岛较早识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及接受《圣经》训练的一批妇女。


  值得玩味的是,她们集体进学堂,并不是中国的传统私塾或书院,而是由一位美国女子匹瑾夫人千里迢迢,于宣统二年(1910年)来海南捐款创办的匹瑾中西女子中学。首任校长朱琼皓是留美硕士。他所处的年代,欧风美雨吹送。此时的海口正值清末民初,外国传教士、医生、探险家、外交官纷纷来到海南岛,他们开设学校、办医院,传教,进行贸易,探险,外交,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刚刚张开眼看世界的热带海岛带来了异域气息和西方文明,以及与世界交流的便利。


 

走向革命的新女性

 


  这几位有幸留下生活影像的女子,她们姓氏名谁,已无从考证;她们的命运如何,也无从猜想。但从她们开始,海南女子接受现代学校教育的历史便揭开崭新的一幕。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备受欧风美雨吹拂的海南,也适时地融入到这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潮中。“新女性”的概念边界清晰,是五四运动的新成果之一。“新女性”的时风从内陆很快传到孤悬海外的海南,女子求自尊自立自强、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接受新式教育,穿新式服装,剪五四学生发型,与男生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运动……1919年,早已改为新式学堂的琼台书院,成为海南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地方。


  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邱濬而建。在前200年间,琼台书院作为清代琼州唯一府立官办书院,是海南人登科及第的必由之门。1902年秋,琼台书院改办新式学堂,“五四”运动在海南也由此发端。海南参加红军长征的唯一女性、公安大学原副校长谢飞正是在琼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由此跨过海峡,争取独立自由,参加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


  谢飞(1913年-2013)出生于文昌湖山乡茶园村。1926年9月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即琼台书院。受新思潮影响,谢飞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谢飞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海南唯一一位参加红军长征的女性。


  另一位从琼台走向革命的海南新女性是梁惠贞。1905年出生的她是琼山府城一位富商之女。1926年,当谢飞入校成为一名琼台学子时,梁惠贞已从这所学校毕业,怀着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来到澄迈县女子小学当校长。她中等个子,表情总是很沉静,一副新青年的打扮。没有人知道这位富家女心中的理想,她在府城马鞍街的家平时也没有什么新青年出入,她却已经背着父母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梁惠贞从此泪别父母远走上海,而后接受党中央的安排,到厦门工作。这年秋天,海南革命先驱王海萍接受党中央的委派,从上海来到厦门并与惠贞成为情侣。1931年5月1日凌晨,将为人母的梁惠贞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枪杀,年仅26岁。


 

走向南洋的新女性

 


  五四时期海南“新女性”接受新式教育从而走向革命的毕竟是极少数。她们中还有出洋的一群,为新女性寻找另一条通往自由、幸福之路。


  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中国妇女去南洋的禁令终于解除。从1904年开始,海南女子可以到国外与丈夫同居了。一些在南洋生活富足一点的人,便纷纷回乡携妻儿到南洋共同创造新生活。不少家庭贫困的女子也萌发念头,开始想方设法嫁去南洋。这样,就出现了许多“南洋新娘”.于是,海南新女性便多了一份别样的南洋味。


  1935年,以上海电影《新女性》播映为标志性事件,中国新女性进入重构阶段。这折射出1930年代中国的现实矛盾与思想动向,女子的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而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地区,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下南洋的传统,使海南成为最早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且不说祖籍海南文昌的宋氏姐妹早已在美国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一般的华侨家庭,女子读书、留洋也是一个时髦的选择。有着华侨家庭背景的女子可以跟她们的兄弟一样,享受美好的读书时光。


  1934年,海口名媛吴玉琴被送到新加坡父亲的身边,接受西式教育。时年14岁的吴玉琴进的是一所新式学校。几十年后,她还记得很多英文单词,时不时冒出的去“super-market(超市)”,喝coffee(咖啡),还可看出当年的教育给她留下的深深烙印。


  与海口名媛吴玉琴一样到南洋或西洋接受教育而后回乡的新女性,她们引领的生活方式,比如喝咖啡吃下午茶,照相,跳舞,看电影,……都成为当时年轻人模仿的对象。新加坡侨领王绍经的家眷1930年代曾在海口留下丽影。王家在海口留下的两大产业大亚旅店和裕大商行曾是海口着名的商号。他的家眷穿着时髦,典雅得体,曾是海口街头令人称羡的目标。

 

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

 


  宋氏三姐妹是中国第一批走出国门接受西式教育的女性,更是近代中国首次荣登国际政治、外交舞台的新女性。她们集美貌、智慧、权力、财富于一身,堪称前无古人,冠绝史海。三姐妹的祖籍地在海南文昌,无论是新思潮新思想还是新式服饰,都是中国新女性的典范,影响无处不在。海南新女性,主要是接受新式教育和出洋归来的女子,她们在服饰上与宋氏三姐妹所引领的时尚保持一致,这段记忆似乎被时光所湮没了。但是,你只要看看这张30年代海南新女性留下的老照片,便可知道当时的海南并不总是老式唐装一统天下的时代。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