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时间:2014-04-10 11:10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冕 点击: 载入中...

  昨日,已经连续举办了24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从25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的项目按照年代由远及近排序是: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和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


 

两处“丝路”遗址当选

 


  与往年的参选项目相比,除了常见的墓葬外,今年新添了门类--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发掘大型墓葬一下子就能起到轰动效益,而这种遗址类的发掘必须耐得住寂寞,考古人员要在田野工作很多年才能出成绩,所以更加珍贵。”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更难得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与丝绸之路有关,这也将为‘丝路’申遗添彩。”一位参评的专家坦言,很多边疆地区的考古项目文物并不精美,但是贵在有特点。十大考古的评选已经不再只看出土文物,更看重的是项目的新意和历史价值。


 

7成项目为非主动发掘

 


  这十大发现中,只有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为学术性主动发掘。其余七项均为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


  文物部门透露,每年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大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学术性的主动发掘,其他均为被动的抢救性发掘。着名考古专家刘庆柱说,目前中国考古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配合建设搞的被动发掘。


  王巍说:“一些保存好的遗址,我们不主张进行大规模发掘,因为还是以保护为主。但更关键的是希望全民都有文物保护意识。比如此次获奖的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的发现,最初就是当地有人在河床上挖沙时发现的,后来上报给文物部门,及时抢救性发掘。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许这个重大发现就会被掩埋甚至破坏。”


 

名人墓扎堆儿参评

 


  严肃的考古和八卦的话题,在此次评选中完美融合。翻看25项参选项目名单,与秦始皇、隋炀帝、上官婉儿、刘济等历史名人有关的考古项目均赫然在列。不过,最终只有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上榜。


  究其原因,王巍认为,好项目很多,很难进行抉择,但是也要考虑地域、列别的平衡,所以最后只能优中选优,忍痛割爱。刘庆柱则解释:“名人墓葬的社会关注度较大,但评委在进行评选时要对历史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不会排斥名人墓葬,但也不会偏重名人墓葬。此次隋炀帝墓葬入选已经代表了这一类墓葬。”


  与近年来的评选结果相比,虽然墓葬类遗址依然强势,瓜分半数奖项,但其余半数均属“爆冷”项目。比如“霸占”奖项多年的远古时代发掘项目全部落马,而首次参评的城关、桥梁类遗址成为“黑马”.王巍坦言:“这说明考古不再单纯以出土文物论英雄。”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萌”态青铜器刷新周礼制

 


  出土的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有些礼器器形是首次出现,填补了已知周时礼制信息。


  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展示的图片可以看出,92件青铜礼器大多铸工精湛,装饰绮丽,而且造型颇具“萌”态。其中,一件名为簠(音“斧”),挺着个大肚子,表面有夔龙纹,两端各有一耳,一侧还系了铃。这是考古发现的此类器中第一件西周早期器。还有一件名叫牺尊,长得像是一尊可爱的小鹿,有爪有翼。相对于商墓而言,此次出土文物中少酒器而食器突出,体现出一种重食轻酒的文化特色。


  专家点评:


  这是周人重要伙伴--姜戎集团首领的墓葬。这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称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


 

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  发现曾侯乙的“继承者”

 


  曾侯乙,算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然而他的族谱却是因此次发掘而大白天下的。此次共发现墓葬60余座,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曾国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带有曾字铜器的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现墓葬身份明确最多和最为集中的一次发现。


  同时,本次发掘土坑墓葬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另发现有少量战国晚期的楚墓。曾、楚墓葬的同时发现,对确立楚灭曾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年代学依据。


  专家点评:


  更难得的是这次新发现了曾侯乙的“继承者”--曾侯丙墓。这填补了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曾国之间的空白,对揭示曾国政治中心的变迁及重构曾国历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崮上建墓人马“同”葬

 


  “崮”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特点是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四壁如削,再向下坡度由陡至缓。这两座春秋墓葬就处在“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纪王崮的最高处,堪称高山之巅。


  除了墓主人,此次发掘还找到一处车马坑。残存了独辕车四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在2号车舆内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车载青铜礼器。这种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穴中,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为以后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专家点评:


  一般墓葬选择背山面水,而此墓葬在高山上修建,这种独特的形式原来没有见过。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万枚简牍“重话”秦汉

 


  遗迹中有古井16口,收集文物众多,最为难得的是有11座井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总数约15000枚。


  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其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秦二世继位后颁行的文告。该简是简牍发现史上最早的皇帝颁行的文告。


  发现于八号井的“张楚之岁”觚,是益阳当地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并沿用楚国的大事纪年方法,为考古发现的简牍中惟一一例张楚时期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以往墓葬里发现的简牍多是散落着,而此次出土的简牍是成捆成捆的,内容填补了很多文献上的空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夏河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中国西北祁连山区发现一批动物图案岩画
  •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甘肃一项目入围!
  • 中国恐龙化石新研究挑战东亚隔离假说
  • 中国黄土高原200多万年前可能已有古人类
  • 揭泰坦尼克号中国幸存者辛酸史:因国籍遭歧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