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进教材值得咀嚼玩味

时间:2014-06-17 08:30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钱兆成 点击: 载入中...

  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二年级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周杰伦的《蜗牛》。语文出版社长王旭明说,现在语文教育最大问题就是”假“,树立正确语文观,才能编辑出好教材。(据6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中小学教材的每一次修订,从某种意义上都能够引发蝴蝶效应:文章的每一次增减都能与社会思潮产生碰撞,譬如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周杰伦的《蜗牛》。其实在这之前,这首《蜗牛》就曾经入选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在2007年就引起了一场社会争议:因为一些人总是带着这样的成见,凡是流行的便是俗气的。而通俗的流行歌词怎么能够被纳入教材这样的高文典册之中?即便是延伸阅读也不行


  其实,抛开门户之见,我们更应该看到经典歌词进入教材是一种回归。首先,从历史角度讲,我们在很早就有了完备的教育体系,据《礼记学记》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音乐教学的作用早已被人认识。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因此,歌词曲融入语文教育是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的。


  其次,时下,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有着如痴如醉的狂热,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其中的原因:流行歌曲旋律轻松符合青少年欢快活泼的天性。而近年来不光是语文课本,一些高考题目也化用自流行歌曲。譬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成为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2009年浙江作文题也是要求根据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自拟题目作文。流行歌词中的美感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最后,凡是存在的,就有其合理的成分。流行歌词相对于说教,更有青春的味道,也更加真实。恰如王旭明所言: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假“.课本更多的依旧是说教。改革,已经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面对教师、家长对现行教材学生视角缺失等指摘,教材编写者真得静下心来,从真正的生活中寻找素材。


  的确,教材的编写者们要放得开,文以载道,文章乃经国大事,是一种历史常态,但文章并不神秘,是一种思维、情感的表达。教材之殇就是因为某些人将教材异化成一种工具。编写者们更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而不是强制灌输概念。一首《蜗牛》虽然描写的只是一只小小的蜗牛,但有了信念,就能一步一步地爬,经历过的痛苦就能看到自己的蓝天。蜗牛的坚韧不拔,永不停息的精神是值得青少年学习和咀嚼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小学语文教材容不得“试错”
  • 各国“语文教材”怎么编?俄罗斯:普希金屹立不倒
  • 高校古董教材该改了
  • 抗倭战役比起“信长之野望”更值得孩子亲近
  • 王旭明: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 而且碎了一地
  • 教材夹杂广告拷问教材管理制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