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福:华人马丁·路德·金(2)

时间:2014-07-01 08:30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王清福在演讲中用事实和辨析一再申明:美国人应该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及其道德价值;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在教人与人为善的道德原则上,基本是相同的;基督教文化不应该有独霸心态,不应该排斥而应接纳其他文化……


  当时美国相当着名的《哈伯周刊》,曾这样描写演讲台上的王清福:“聪明、有教养的绅士,他很轻松,很有效地使用英语,而且能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


  美国的《纽约时报》则报道说:“他的外观让人觉得他善于思考,且富有表现力。他的一举一动都十分优雅,有充分的自信,而且自始至终显得从容不迫,言行举止完美得体……”可以说,王清福在美国最早树立起了一个有教养的华人的良好形象。


  在排华浪潮铺天盖地翻卷的大背景下,王清福个人以撰文和演说与之相搏,显得是那样的势单力孤。188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排华法案”.该法案不但对华人移民进行严格限制,还第一次在法律上明文禁止华人通过归化取得美国国籍。这在美国法律史上是唯一一个明确指定某个种族不得入籍的法案。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具污辱性的种族歧视的产物。


  1883年7月,被称为排华运动头号发言人的丹尼斯·坚尼来到王清福居住的纽约。这个出生在爱尔兰的水手,到美国做发财梦。1876年股市崩溃,破产的他转向政治投机,组织了加州工人党。他将经济衰退、失业率高涨归咎于“廉价的华人劳工”,呼吁将华人排斥于美国之外,第一个在公开集会上喊出“华人必须滚出去”的口号。


  加州工人党曾举行一系列反华集会,并在许多城市组织反华暴动。在他们的影响下,1876年、1877年旧金山两度发生暴徒武装攻打唐人街的动乱;1877年7月,洛杉矶白人乱民攻击华人住宅区,捣毁了25家华人洗衣店。


  出于对1882年排华法案和丹尼斯·坚尼本人排华恶行的强烈义愤,王清福托人向他提出决斗。《纽约时报》记者风闻此讯,找到王清福做采访,他问王清福会用什么武器和坚尼决斗,王清福回答说:“由他选择吧:筷子、爱尔兰土豆或克虏伯手枪。”然而,这位爱尔兰水手却没有勇气面对王清福的挑战。


 

 

创办美国的第一份华人报纸

 


  毕竟,王清福是由美国的高等学府教育出来的,他清醒地意识到“排华法案”之所以能在国会通过,就在于在美国的华人缺乏政治影响力。于是,他把争取在美华人的公民应有尊严和权益当做了他的事业,并呼唤更多的在美华人参与其中。就在排华法案通过的第二年,王清福在纽约创办了美国的第一份华文报纸--《华洋新报》。这份报纸同时还出了英文版,英文版的名称为《Chinese American》。


  在今天,“Chinese American”这个词已被广泛用来称呼在美国的华人。而当时美国国会刚通过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各种限制和敌意仍然存在,使用Chinese American一词,是要有很大勇气的。这个词的意思是,“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王清福的用意是要向主流社会表明,已植根于美国的华人和其他美国公民应该是一样的。


  王清福创造和首先使用了“美籍华人”这个词。从此,在美国有了一小块为改善在美华人形象、争取自身应有权益呐喊的阵地。在《华洋新报》上,王清福不停劝说华人放弃陋习,消除鸦片、赌博和娼妓,树立华人自重自尊新形象。他还试图把在美国的华人各种帮派和社团团结到一起,以减少纷争,共同对外,推进华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面对主流社会,王清福则继续通过撰写文章和演讲,反映在美华人的境况。他在许多美国着名杂志上发表文章,如在《夏都冠》杂志上发表《在美国的华人》,在《大都会》杂志上发表《在纽约的华人》等,介绍华人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希望消除对华人的各种丑化和诬蔑。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禅宗的故事》和在《哈伯周刊》上发表《中国的政治名誉》,向美国人陈述中国文明的成就。


 

 

运筹组建华人参政联盟

 


  因为经费不足,王清福创办的《华洋新报》第一个出版阶段只维持了几个月。但他并没有放弃为争取在美华人的公民应有权益而努力。


  在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排华法案两年后的1884年7月30日晚上,一群华人聚集到了纽约市贝尔街32号。这次聚会的主要议题,就是要组建华人参政联盟,力争在美国的政治体系内为华人争取权益和尊重。这次会议被后来的研究者视为美国华人选民参政意愿的第一次集体表达,会议的组织者就是王清福。


  会议以王清福演讲开场,他对为什么要组织华人参政联盟作了阐述:“在美国政治的汪洋大海里,这种努力也许只是一小滴水。但是如果这种努力早就开始,排华法案也许就会被防止。……你们要知道,那些现在统治你们的政治家都是十分胆小的人,而且会随风转舵。如果你不去投票,或不想投票,他们就会把你看成小爬虫。当你出现在投票箱前时,你就会被看成一个人……”


 

 

比马丁·路德·金早71年的表达

 


  在美华人的抗争并没能阻止美国的排华浪潮,在纽约贝尔街聚会8年后,即189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排华的吉利法案。该法案不但将1882年排华法案继续延长10年,而且更为严苛地规定在美华人必须向美国政府登记,领取劳工证,并对无证者给予严厉惩罚。


  吉利法案通过后,引起全美华人的反对。1892年9月1日,美国东部的华人在纽约市举行大会,讨论如何应对新的排华法案。一个由150多名讲英语的华商和专业人士参加的“华人平等权利联盟”,在这次大会上宣告组成。这是美国华人的第一个民权团体,王清福被推举为联盟的秘书长。


  联盟向全美国人民发出了一封呼吁书,这封呼吁书应该是出自王清福的手笔。呼吁书中有一段话给人的印象极深:“我们坚信,如想成为美国公民,只要人品好,身体好,就够资格了。”


  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着名演说中,也有一段给人印象极深的话:“我梦想,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人们评判他们,是看他们的人品,而不是他们的肤色。”


  呼吁书中的那段话,与《我有一个梦》中的这段话,从文字到内质几乎如出一辙,而王清福的表达,则比马丁·路德·金早了整整71年。


 

 

站在美国国会作证的首位华人

 


  在1893年1月的一天,王清福作为“美国华人平等权利联盟”的代表前往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一些美国华侨史的研究学者认为:“王清福或许是第一位到美国国会就《排华法案》作证的华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苏联红色恐怖时期有多少旅苏华人被屠杀?
  • 印尼930屠华事件:尼共政变失败遭报复 华人被屠50万
  • 日本明治时输出妓女为华人劳工服务
  • 黄柳霜:首位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