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 简帛首度全面公布

时间:2014-11-14 10:12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晨报 作者:刘婷 点击: 载入中...

    适逢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之际,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据出版方介绍,《集成》共分七册,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编纂,裘锡圭主编。首度全面整理并完整公布了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简帛资料。项目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到2014年完成出版,前后经历了六个年头。


    据介绍,1972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是西汉初期第一任軑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庭墓地。在众多珍贵的出土文物中,成批的帛书、帛画、简牍,震动世界,引起学界普遍关注。这些简帛,共计十万余字,五十多种。它们用篆书、隶书和介于篆隶之间的草隶写成,分别抄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和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


    出版方介绍,197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成立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77年以后,马王堆简帛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最热门的学术课题之一,陆续推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40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从马王堆简帛文献中汲取营养,然而,始终没有一部专着集中公布所有简帛图版,集中对这些图版做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此次《集成》项目组沿用此前学界对简帛分篇整理的做法,将所有简帛分为相对独立的56篇,包括《周易》经传、《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天文气象杂占》、《阴阳五行》等。


    项目参与者在工作中克服着重重困难。如《阴阳五行》甲篇,在出土时已经残损为数百张碎片,而这些图版,此前没有完整公布过,尚未形成成熟的拼合方案,所以可以借鉴的成果不是很多,为了完成这个“高级的拼图游戏”,该篇负责人程少轩先生需要对数百张位置尚未确定的残片反复甄别,有时拼入一张碎片需要花用几天时间。又如该书主编、《老子》整理者裘锡圭先生,年近八十,视力很不好,但为了使全书能如期推出,在攻坚阶段,他每天坚持长时间伏案写作。裘先生写东西不用电脑,而是用大8开的稿纸,为了能看清字迹,他将稿纸垫高至与视线几乎平行的位置,写字时,眼睛快要贴在了稿纸上。最终交给出版社的定稿,密密麻麻全是修改的痕迹。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揭马王堆汉墓“千年女尸”不腐之谜:深埋 密封
  • 谜团:原产美洲的虫子为何出现在马王堆汉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