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照片意外现身 清末“东大文凭”印慈禧懿旨

时间:2015-03-06 08:01来源:大西北网-南京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记者4日从市文广新局博物馆处获悉,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比国家规定的普查时限提前一年“收官”.据介绍,此次普查首次摸清了南京的“文物家底”:全市国有单位(除南京博物院外)申报的文物藏品总数达16.36万件(套),其中已定级的珍贵文物有3.57万件(套),约占总数的22%.普查结束后,这些宝贝将获得一个由22位编号组成的“文物身份证”,以便于今后的查询和管理。


 

 

南京“藏宝”超16万件    朝天宫占据半壁江山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于2013年4月全面启动,此次普查对象覆盖了全国所有国有单位,除了博物馆、纪念馆等专业文物收藏单位,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收藏保管的文物藏品也在普查范围之内。


    据市文广新局博物馆处处长吴涓介绍,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截至昨天,全市国有单位(除南京博物院外)申报的文物藏品总数已达16.36万件(套),其中“藏宝”最多的是南京市博物馆。该馆共申报文物藏品8.03万件(套),几乎占了全市文物家底的半壁江山。


    此次普查按申报文物等级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两大类,珍贵文物为已认定的国家一、二、三级文物,一般文物则是未定级文物。据统计,我市已申报的16万余件(套)文物中,珍贵文物数量为3.57万件,约占申报文物藏品总数的22%.换句话说,平均每5件文物中就有一件是珍贵文物。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收官时间是2016年底。吴涓表示,目前,我市已有3.82万件(套)文物通过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联网完成上报,整个普查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结束,比规定时间提前一年收官。


 

 

登记后将获“专属身份证”    “无证文物”禁止出境展览

 


    此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内文物数量不清、保管状况不明、博物馆文物账目混乱等问题。在普查结束后,所有登记在册的文物藏品将纳入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库,每件文物都会拥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


    据介绍,“文物身份证”借鉴了人口普查和身份证的编码体系,根据文物所属的“行政区域代码”、“单位性质代码”、“行业分类代码”、“单位顺序号”和“藏品的顺序号”生成一组22位编号,文物的“身份证号码”一旦确定将不再变更。


    普查结束后,国家文物局将向社会公布全国可移动文物名录,届时,全国范围的可移动文物都能通过“身份信息检索”来查询、管理。输入“身份证号码”,就能查询到文物的种类、年代、重量、级别、保存状况等详细信息。没有“身份证”的文物,将无法在国内交流、交换或出境展览。


 

 

晒晒文物普查的新发现

 


    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我市申报文物藏品的国有单位有96家,其中36家为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等专业文物收藏单位,其余60家均为非文物行业的国有单位。其实,这些不以收藏为主业的单位也藏着不少“好宝贝”.


 

 

侵华日军照片现身高淳区公安局

 


    高淳区公安局申报的一组侵华日军士兵当年留在南京的照片,成了普查期间的一份意外收获。


    据介绍,这组照片发现于1960年,当时高淳创办了一家蘑菇厂,工人在拆墙时发现墙里藏有62张照片。这是一组侵华日军军官和士兵遗留下的私人原版照片,有士兵出征前与家人的合影,也有侵华战争期间在南京和浙江兰溪等地的留影。很多照片还标有拍摄时间、地点等信息和侵华日军士兵的手写题记,是揭露日军侵华史实的一份珍贵历史影像资料。


 

 

一套稀世经版刻了7000余块

 


    此次普查,金陵刻经处共上报了1376套经版,其中一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完整经版尤为珍贵。


    这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600卷,其经版多达7038块。据介绍,这套经版原藏于扬州砖桥法藏寺江北刻经处,抗日战争期间,寺庙被日寇烧毁,所幸经版被转移至扬州郊外,直至1953年才被运到金陵刻经处整理保管,至今仍是金陵刻经处所藏木刻经版之精华。


 

 

清末“东大文凭”印着慈禧懿旨

 


    东南大学档案馆里也藏着不少宝贝。在该馆上报的文物藏品中,有清朝末年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东大前身)的毕业文凭、上世纪30年代中央大学的关防印信、以及“两江师范学堂”同学录原件等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藏。


    江南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文凭颁发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上半部分是慈禧太后的懿旨,通篇字体为红色,懿旨中要求“各学文凭均将此旨刊录于前,俾昭法守,钦此”.下半部分则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文凭主人吴克颐的学习成绩。1986年3月,吴克颐的后人将这份毕业证书捐赠给东大的前身南京工学院,由东大档案馆收藏至今。


    中央大学的关防印信是该校的官方印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校印”.印信侧面刻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十月”,为全铜质地,如今已是存世孤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