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倒塌的基督教万善堂将原址复建 建于1926年

时间:2015-03-10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梁怿韬 点击: 载入中...

万善堂原址

 

万善堂原址,自倒塌后一直空置至今


    在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曾经有一座名为“基督教万善堂”的教堂。2011年,被定为危楼的万善堂因暴雨倒塌,一度引来城中人的关注。如今,她将要重建了。近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挂出万善堂复建的批前公示。公众可在3月12日前,就复建方案提出意见。

 

老基督教堂因雨倒塌


    万善堂,建于1926年。其主楼在1959年前一直用作教堂;1959年广州各礼拜堂实行联合礼拜后,万善堂的教堂功能被合并至人民中路的锡安堂。此后,万善堂建筑曾作为小学、制衣厂、宿舍等。2000年左右主体建筑空置。2011年,年久失修的万善堂因暴雨倒塌。


    记者来到万善堂原址所在的芦荻西50号。只见地块被一道围墙包围,围墙朝芦荻西处有一道铁门。透过铁门望去,可见原址内仍空置,堆放着木材、砖块等物品。在围墙上,贴有拟复建公示。


    “2011年之后,这里一直是空的。”据万善堂原址旁士多老板介绍,教堂还没倒塌时,经常有人拿着相机对着教堂拍照留念。2011年8月一场大雨后教堂倒塌,地面建筑基本不存在。


    “复建了也好,不要老是空着。”该士多老板称,老城区居民都很怕这些倒塌房屋所形成的空地,因为有机会孳生蚊虫鼠患,“只要建的时候不要扰民就好,空地周边都挨着房子。”

 

 拟依照旧模样复建


    根据网友曾拍摄的照片,万善堂主楼原是一栋两层楼高的建筑,有绿色的琉璃瓦房顶,正对芦荻西街的外墙上刻有“中华基督教会”、“万善堂”的灰塑文字,还配有两扇圆形的中旋窗,及顶部呈圆锥形的长条门窗。


    根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晒出的批前公示,万善堂此次的复建工作由广州市基督教协会牵头。


    万善堂原有的绿色琉璃瓦顶、灰塑文字、中旋窗、圆锥形长条门窗等细节,将全部保留。拟复建的万善堂,还将在细节上体现复建建筑和原建筑的关系:万善堂原有的奠基石,将被安放在面朝芦荻西的外立面左下方;面朝芦荻西的外立面右下方,将安放新的奠基石。


    根据公示信息,市民可在3月12日前登录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员会官方网站提出意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广州增城发现商时期至明代墓葬25座 延续近3000年
  • 广州古玩旧物文化墟市曾叫“鬼市” 交易有“黑话”
  • 广州市文保单位隅园遭“灭顶”
  • 广州百年木雕神楼重见天日
  • 广州发现2.1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 1.5亿年侏罗纪火山深藏广州 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