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也是民生问题

时间:2015-03-26 08:01来源:大西北网-解放日报 作者:张涛甫 点击: 载入中...

阅读

 

    连续两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还专门就读书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据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中国有悠久的读书传统,素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耕读传家”之说。传统中国人无论是为官、经商,还是农耕,都把读书看得很重。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只要条件允许,谁都愿意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没条件读书,也把读书作为仰望的人生愿景。正因有这种绵远悠长的读书传统,才有我们中华文明的葱茏、繁茂。


    然而,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精神生活的缺项却变得更加突出。当我们填饱了饥肠辘辘的胃囊,更深切感受到心脑的空洞。精神、文化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结构性短板。要补齐国人的精神生活短板,读书显然是必修的课业。诚如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言,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而创新不足、道德滑坡,恰恰是我们当下中国最纠结的难题。“全民阅读”是一项基础工程,需要长线作业。让“全民阅读”从国家政治议程层面落地,进而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国民的日常生活,显然不是靠运动式突击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上下齐心,坚持不懈,让每一盏灯都亮起来。我们期待,假以时日,“中国人不读书”之讥,将成为过去时。


    “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读书问题正式进入国家政治议程。这一看似点缀的政策书写,是政府政策议程的一大结构性的突破。“全民阅读”属于另一种形式的民生问题,准确地说,乃是民生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童书博览会需要营造书香环境
  • 全民阅读重在“阅读实效”
  • 阅读,更应像文火煮酒
  • 倡导全民阅读: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 全民阅读立法不能解决全部阅读问题
  • 实现“全民阅读”需要文化合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