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隋炀帝萧后冠:出土时铜质装饰腐蚀严重

时间:2015-06-18 08:01来源:大西北网-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5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组织考古、文保专家,召开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阶段性工作专家咨询会,希望能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揭示这一珍贵文物的原始信息,并为未来萧后冠的复原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据悉,2013年3月,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被发现,出土了400多件套文物,其中修复难度最大的是萧后冠饰。据专家介绍,萧后冠饰出土时上面的丝织品部分已经腐烂,金属部件夹杂在泥土里,冠饰中铜质装饰非常细小,腐蚀严重。


  萧后冠被整体提出后,送至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2014年5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开始承担萧后冠保护项目,该项目的实验室考古清理在去年11月启动,对冠饰的清理已进入关键阶段。


  据专家介绍,由于墓葬填土的机械性挤压,冠饰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进而造成其变形、移位,加之酸性土壤中有害成分的影响,几乎所有饰件严重劣化而变得脆弱,保存状况极差。


  比如,后冠上的所有花柄残断,绝大多数花托破碎,所有花蕊严重风化,额托、博鬓及表面装饰材料均遭严重腐蚀和粉化,而且一些饰件间有粘连现象,给实验室清理与出土文物保护带来极大困难。但此前专家通过X光片探测,萧后冠饰轮廓已经清晰显现。专家还在冠饰上发现了4根金属材质的发钗,这些发现都为三维模拟复原奠定了基础。


  15日专家们现场考察出土文物状况,并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开展的实验室考古清理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计划思路清晰,清理工作信息记录全面,针对文物保存状况极差的情况,边清理边加固边提取已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鉴于隋炀帝萧后冠构成材料的多样性、复杂性,且保存状况极差的实际,专家在肯定了项目组工作的同时,对最大限度提取萧后冠原始结构信息提出了建议。未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隋炀帝萧后冠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将以保守发掘为主,秉持以考古研究为第一需求,在兼顾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的基础上,依据发掘具体情况稳妥推进。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隋炀帝萧后凤冠展出 或为唐太宗所赏陪葬品
  • 隋炀帝墓研究最新成果公布
  • 隋炀帝墓附近新发现136座墓葬 大多不属同一时代
  • 隋炀帝萧后凤冠已照X光
  • 隋唐城定鼎门隋炀帝时修建 至北宋末年沿用530年
  • 隋炀帝墓文物首展 专家称墓志未展与墓址争议无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