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224岁古塔将重修 原是清代盐商歇脚之地

时间:2015-08-06 08:01来源:大西北网-广州日报 作者:曾焕阳,刘伟东,巫 点击: 载入中...

    记者从河源市龙川县文广新局获悉,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该县黎咀镇和围村的一座古塔,由于年久失修,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计划近期筹资对其进行维修,修缮后的清代古塔免费对外开放。


    据龙川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黎咀镇和围村的文昌塔(当地村民叫“八角亭”)建造于清朝乾隆56年,迄今已有224年的建筑历史了。和围村“八角亭”坐东北向西南,为木石结构阁楼式塔,平面八角,底层每边长2.1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共4层,总高约13米,底层墙厚0.72米,各层有圆拱门洞,青砖叠出,檐上盖有青灰瓦和塑筒瓦。另外,每层门洞额均有文字,除第三层门洞额文字模糊不清外,其中首层、第二层、第四层的门洞额文字依次为“宫殿”、“文武殿”、“独占鳌头”.


    现年73岁的和围村村民蔡石锦告诉记者,据该村老人口口相传,“八角亭”是由该村的13个姓氏族人共同捐建而成,当年,由族中威望较高的村民蔡亚松发出倡议,合力兴建一座文昌塔,后经村中绅士和各姓族长商议,确定在该村水口处建塔,并推选蔡亚松为捐资带头人,捐白银最多的是富商蔡秉仲、蔡秉明两兄弟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塔的首层门洞和第二层门洞左右两边均刻有一副楹联,分别是:“威灵扶社稷,嘉谷荐馨香”、“文光射斗照千古,武列超韬着万年”,而第三层和第四层塔身因斑驳陈旧,楹联的字迹已模糊脱落,无从辨认。蔡石锦称,相传清代乾隆年间,自“八角亭”建成后,每年大年初一,各姓村民都会相约齐聚八角亭祭祀,非常热闹。蔡石锦说,“八角亭”曾是清代盐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外地盐商的一个中转站,塔内因建有三层木楼棚,且可以遮风避雨,该塔便成为当年清代盐商的歇脚之地。蔡石锦说,“八角亭”的得名是因为文昌塔的地基为正八边形,文昌塔形成八个角,后人又将其命名为八角亭。


    龙川县黎咀镇党委宣传委员彭文清告诉记者,由于该塔年久失修,塔身正面门洞上方近年已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缝,部分塔檐崩裂,塔顶原有的八宝葫芦和塔内大部分的木楼板、木楼梯已腐朽毁烂,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计划近期筹资对其维修,将修缮后的“八角亭”逐级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