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伯50余年收藏80多国邮品 将免费展出

时间:2017-06-29 09:27来源:大西北网-广州日报 作者:王晓全 点击: 载入中...

    《七十二家房客》《跟踪追击》……小铁盒里装着一大盘胶片,在八旬老伯钟衍瀛的记忆里,他的青春都在珠江电影制片公司里度过,每天与老电影打交道,如今,这些胶片上的画面保留在他用心收集的一张张邮票上。

 

    今年7月,300张电影主题的邮票将用相机拍下并放大尺寸进行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配有3万字的相关资料介绍。曾经一幕幕在老人眼前流动的影像,被凝固在小小的邮票上,饱含着老人大半生的记忆。


    八旬老伯钟衍瀛


    年过八旬的钟衍瀛上世纪50年代进入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在洗印车间工作,每天经手的都是一个个装满胶片的铁盒,“每个铁盒的胶片大约300米长,那时候一部普通的故事片胶片大约2000到3000米左右。洗出的底片经过加工拷贝,就会送去全国的影院发行。”钟伯笑着说,洗印车间的工作让他可以对每部电影先睹为快。


    工作时双手触碰着胶片,业余时间他的双手则拿起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邮票,作为集邮爱好者,当时钟伯尚未想过这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后来又负责电影技术鉴定,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足8小时影片,看底片是否出了问题,有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钟伯告诉记者,工作时“看电影”和平日大不一样。两个屏幕同时放着两部影片,他要找出画面是否闪动、剧情是否有缺失错漏。


    “发现喜欢的电影竟然印在邮票上时,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爱好集邮又热爱电影厂的他定下了收集电影主题邮集的目标。


    花费20年搜集电影主题邮品


    二十多年的沉淀,凝结成老人手中的这本电影主题邮集--足足80页的《光与影的艺术》。邮集背后是他年轻时泡电影资料馆、图书馆的身影,从电影的诞生、默片、有声电影到电影与人类的关系,钟伯列出详细的脉络提纲,并分门别类搜集邮品。


    邮集第一页贴有与皮影戏相关的邮票,“因为皮影戏的艺术基础和电影一样,也是光与影。”作为一名整天窝在工作室里的普通员工,钟伯的电影知识全靠平日积累,白天摸胶片,晚上摸书本,许多电影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被记录在小小的邮票上。最终他收集了80余个国家的500多张邮品,包括邮票、首日封、纪念封、邮资封等。


    值得一提的是,邮集中收藏着全世界第一张与电影有关的主题邮票,这张邮票于1944年由美国发行,纪念电影诞生50周年,“邮票的主图是一群士兵在丛林下观看电影,之后发行电影题材邮票的国家和内容渐渐地越来越多。”钟伯介绍。


    集邮爱好者:先看“颜值” 再挑主题


    回忆当年,钟伯经常泡在海珠路、应元路的“邮市”里淘货,那时广州老城区的街边也经常有摆摊卖邮票的人,钟伯小时候看的《攻克柏林》《乱世佳人》都先后出现在邮票上。“我本人在珠影工作了40年,后来又收藏了纪念珠江电影厂建厂五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这是一个奇妙的缘分。”钟伯告诉记者,起初集邮者大多都是只看“颜值”,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就足以让人心情愉悦,慢慢大家才根据各自喜好寻找爱好的主题。


    “摄影师和我在珠影搭了一个棚,选出我收藏的300张邮品进行拍摄和后期放大,并举办一个免费的展览,有兴趣的街坊都可以来看。”钟伯说,“这个展览有趣的地方在于展出的并不是真实的邮票,却充满了我的集邮记忆,也记录着世界电影史的历程。”


    据了解,翻拍300张老邮票的工作持续了五六天时间,并配有三万字的文字资料说明,展览将于本月30日在珠影离退休活动中心的“文化长廊”内展出。


    合上厚厚的邮集,钟衍瀛有些动情地说:“第一部留声机、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张电影主题邮票,当年为了收集资料和邮品,有太多回忆。年轻时眼前曾流动的一幕幕画面,现在凝固成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奥运会纪念邮票将发行 留守儿童为奥运健儿写信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