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必须比问题多

时间:2017-06-29 09:58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张丽 点击: 载入中...

 

    一说城市牛皮癣,人人皆知指的是小广告。这种印着各色电话号码的小小白纸片,出现在京城很多小区的楼道里,一层一层贴得密密麻麻。走进去知道的是住家楼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三教九流云集之所。其恶心人程度,恰如一句歇后语所说: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它硌硬人。


    本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记者发现,在环卫、城管等部门的治理下,张贴在街头电线杆、公交站台等处的小广告少多了,但小广告很快“转移战场”,如雪片般贴进居民小区的楼道里。居民们说,在全市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背景下,北京的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善,环境越来越整洁优美、文明有序,但“楼道涂鸦”成为家门口一种不文明的存在。在记者的走访中,富华家园2号楼住有6户居民的第23层楼道里竟贴着近千张小广告!


    人们也会好奇,到底是哪些没道德的人在散布这些牛皮癣病毒?据悉,这些贴广告的首选是不带电梯且没有门禁的低层楼房。贴广告的老板要求, 一个小区的每栋楼每个单元每个住户,一个都不能放过。如果墙上已有内容重样的广告,他们就直接将自家广告覆盖在上面。贴完广告,会有专人去巡查,如果贴得效果不好或有遗漏,会被要求重新贴或罚钱。干坏事居然还有业绩考评,还有激励机制,难怪本报报道中,一位老太太发出愤怒的质疑:“我就不明白了,这些贴小广告的靠给别人添堵挣钱,他们的良心去哪了?”


    不过,贴小广告的人倒是说出了一个事实,的确是没电梯没门禁的低层楼容易成为重灾区。而且无论居民自己清理还是物业整治,都很难治本,而且还有很多老旧小区根本就没有物业进行管理。面对着众多问题,难道我们这些本分度日的居民就只有被小广告欺负的份了吗?


    本报发起号召,希望大家献计献策,分享应对和治理小广告的高招。毕竟人多力量大,群众的智慧那是无穷的。在此,我们也先抛几块砖。比如,如果是打“楼道防守战”,那就需要居民们统一认识、严格自律,没安装楼门的赶紧集资想办法安好,有楼门的就要随手关门,对个别只关心自己方便、置公众安全于不顾,常年不关门的“恶邻”要有楼道长、居委会人员进行个别提醒和劝告。再比如,如果要打“小广告歼灭战”的话,就需要“手机实名制”来发威了。早在2015年,各大电信运营商就已经正式开始了手机实名认证,不过这一关就没法缴费。既然小广告上印的都是电话,是不是该请电信部门直接“定点清除”?至少也可以根据认证信息查到手机拥有人吧。更为要紧的,是不管打什么战,都需要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大处罚力度。对于这种“靠给别人添堵挣钱”的没良心的人,单靠教育等他们的良心重新长出来,有点远水解不得近渴,必须要让他们感受到处罚的“痛感”,并且能把这种痛牢记心头不敢再犯。


    当然,也许大家还有很多很多好的办法和主意来对付小广告,即使它是城市顽疾。我们真诚地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而且,办法确实也必须比问题多。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游客拔孔雀毛 不只是道德问题
  • 王安忆:小说不应该忘却“生计”问题
  • 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最终问题是要"留得住人"
  • 作家颜歌: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体系有问题
  • 南京虐童养母,抓还是不抓,是个问题
  • “全民阅读”也是民生问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