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伊利小镇捡漏记

时间:2020-06-10 16:4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刘恺/甘肃 点击: 载入中...

  英国伊利小镇捡漏记  

  Bargain Huntin English Town Ely

  
  ■作者 :刘恺/甘肃
  
  我慕名来到了英国的伊利小镇。
  
  小镇里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是对开的两车道,时速限为20公里,机动车不时穿街而过。街道两旁的房子虽略感陈旧,但古朴、整洁很有年代感。据说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格局就是这样。我想,那时在这条街上跑着的应该是老式汽车和各式的马车。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小镇的街道尚未改造一直沿用至今。街上的车辆井然有序,礼貌行车,礼让行人,从未见到超车和按喇叭的现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漫步在小镇安静的人行道上。人行道不宽,有些地方只能容两人擦肩而过。路面铺砌的是方型的小石头砖块,石砖的尺寸基本一致。道上的石砖被岁月的脚步蹭得油光锃亮,有些坑洼高低不平,走路的时候确实需要留心一点,看得出这是很有年头的小道,但砖块没有丝毫松动,铺设得很是结实。

  
  这个镇很小,可是就在这个小不点的地方却有着建于公元1109年的伊利大教堂,它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全英十大教堂之一。这也许就是小镇具有历史感、神秘感和故事感的所在。
  
  伊利小镇的街区真小。看得出小镇上人口不多,游客就更少了。我去的那天,遗憾的是好几处都闭门谢客,显得有些冷清。我一路走一路瞧,东逛逛,西瞅瞅,不到一个时辰就逛完了。
  
  难得来此,我生怕遗漏,于是逢店必进。当我站在一间家具店的门外时,感觉橱窗里布置的油画与家具格调似乎不太协调。好奇心推着我踏进店门,这个店铺面积不小,还有二楼。商品比较杂,多数是新、旧家具,也有油画之类的艺术品,还有些装饰品,我在店堂里转着看着。突然,摆放在家具上的一件陶瓷摆件让我眼前一亮。

  
  这是一件彩色陶瓷工艺品,高18cm,宽22cm,重1648克。塑造了一位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在高高的土堆上,两人都卷起裤腿光着脚席地而坐。右边这位青年后生身着时尚的白色短袖T恤衫,腿边放着的棕色箱子上有一个“红十字”,一看就知道是个药箱,箱盖上放着一些草药。他右手拿着一枝中草药,左手拿钢笔、笔记本,锁紧双眉,两眼聚精会神地凝视着老人,似乎在向老者讨教。左边的老人身着蓝灰色的对襟衣服,右腿边靠着一顶编织精巧的斗笠,敞开的衣襟里露出发达强健的肌肉,右手拿着烟斗,左手伸出手指,正比划着在给年轻人讲述,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药农。这是一件反映文革时期中国“赤脚医生”的工艺品啊!
  
  棕色药箱上的红十字标志唤起我对往事的追忆——我也有过类似“赤脚医生”的经历。那是1970年9月,我在陕西兴平国营秦岭机电公司当工人,因为我出身于医学之家(我的家族中好几代都从医),车间选派我参加了“红医班”的学习。
  
  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件具有时代气息的陶塑――“赤脚医生”,因为我也是从赤脚医生成长起来的!当年,初学医学基础知识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就是这个样子。在我们学习初级医疗基础知识的时候,老师讲得认真,我们听得仔细,记得准确。那些情景我永远难以忘怀,就像这件雕塑里表现出来的——后生虚心向老药农请教,老药农诲人不倦。这两个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传神又鲜活。既塑造出老者淳淳的教导,殷切的希望,又刻画出后生虔诚地聆听,刻苦地学习。
  
  奇怪!在伊利小镇,家具店也经营古玩、摆件?也许英国的商人只要有钱赚,什么都卖。凭着经验我认定,这件是中国广东石湾陶瓷,而且不是凡人之作。我心里顿时又惊又喜!要知道,广东佛山市石湾镇自古就有“陶都”之称,已有五千年的制陶历史,每件作品都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美学意趣,。我慢慢地把陶塑拿起来仔细查看,果然品相很好,可见它的主人对这件陶瓷工艺品也是呵护有加的。我从心底敬佩他对雕塑家的尊重,对工艺品的爱护。文革过去将近50年了,这个小小的物件竟然保存得完好无损。
  
  我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把玩,仔细地端详着这件精美的“赤脚医生”陶塑。这件作品制作工艺精湛,瓷釉色彩鲜艳,人物造型逼真。陶塑上没有制作日期和商标,但在底座上我发现有“46”的数字标记,是不是说明这是限量版制品的排序数呢?文革期间的作品多以集体名义创作,不允许个人署名,以突出集体英雄主义形象,所以不知道制作者究竟是谁。我看到细心的陶塑主人在作品底座上,粘有用英文注明“中国制造、手工制作”的标签。
  
  它是怎么乘着巨轮,乘着飞机,不远万里来到欧洲这个小镇的?在伊利小镇能见到中国的“赤脚医生”,真出乎我的意料,这是缘分啊!
  
  店主是位和善的英国女士,约摸有40多岁的样子。微胖,爱说话,见了顾客十分热情,人很好。
  
  她告诉我:“我和先生一起经营这个小店有15个年头了。先生是个木匠,能修家具,也会做一点小家具,维持生计没有问题。但是,镇上人少,购买力不行。”
  
  我告诉她说:“这个陶瓷艺术品的名字应该称为‘赤脚医生’。”
  
  她惊讶地问:“医生?光脚?不穿鞋?……”
  
  我只能简单地回答她说:“不,这只是那个时代的新兴事物。以后就没了。”
  
  我没法告诉她,“赤脚医生”这个颇具时代烙印的医生符号出现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中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1968年9月,《红旗》杂志发表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方向》的文章。9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的眉头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随后,《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从此,“赤脚医生”的称谓正式确立,这也是当时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于是,一股热潮涌向广阔的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赤脚医生”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一些农村郎中的孩子,还有一些略有文化懂点医术者,经过医护专业短期培训,就上岗送医送药了。他们是没有固定编制的非医生,是亦农亦医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上海市川沙县的王桂珍被称为“赤脚医生第一人”。她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还代表中国的赤脚医生参加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并作专题演讲。1976年2月15日,她应尼克松总统及夫人邀请,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晚宴。赤脚医生被人们称为“为穷人服务的天使”。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150万赤脚医生缓解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困顿局面。直到今天,“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依然是那个时代农民对赤脚医生温馨的回忆。2018年9月14日,年逾七旬的王桂珍创办了“赤脚医生陈列馆”,以此纪念那些曾经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草根医者。
  
  这件陶塑标价24英磅,说实话不算贵,但出远门钱得抠着花。再说,按照国内的习惯我得砍砍价。我脱口而出:“是否可以便宜点呢?”我拿起手机在电话号码处,点出了“20”。她可能很少见过像我这样的顾客,瞪大了眼睛瞧着我,但一看数字,马上就懂得我的意思了。她说:“20磅?0K!”
  
  我没有再多语,我们愉快地成交了。
  
  我很想知道雕塑的来厉,问她:“您是怎么得到它的呢?”
  
  她说:“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记不清父亲是什么时候买的,好像也花了几十磅。旧物件嘛,没有商标,没有时间。父亲说是中国制造的。我就标写在底座上了。”
  
  噢!原来是这样的,我觉得老板娘做事还是挺有原则的。
  
  付完款,我高兴地说道:“认识您很高兴!是否允许和您合影留念呢?”她欣然接受了。我捧着刚买的“赤脚医生”陶塑,满怀着喜悦和这位新朋友合了影。
  
  回来的路上,我边走边想……
  
  这俩位“侨胞”有点意思,从中国跑到英国,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现在,我又要把他们带回中国去了。我感觉这两个蛮有故事的人物,一定会给我倾诉他们的经历。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创作者不朽的精神,彰显着力量和美!
  
  我告诉尊敬的老药农和我的勤奋的同辈:咱们一起回中国去吧!回去以后,你们得好好地看看,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些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20.4.21
  
  作者简介:
  
  刘恺,陕西渭南人,牙医,退休军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赞比亚,最奇特的大瀑布
  • 法国阿讷西小镇:处处水意氤氲
  • 回到中世纪:逃往波希米亚小镇
  • 租个小镇去度假
  • 箭镇:新西兰的风情小镇
  • 格鲁吉亚小镇:第比利斯秋季狂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