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顶碗舞 动静结合的乐章

时间:2011-12-27 23:04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瞿学忠 点击: 载入中...

  在浩如烟海的西部文化中,民族交融的影子几乎随处可见。流行在甘肃民乐一带的顶碗舞,就是这种交融的最好见证。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来自蒙古族的神秘舞蹈

  “几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们的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蒲公英。轻柔的春风把蒲公英吹得漫天飞舞,也吹得姑娘们的长裙微微波动。

  姑娘们站立在蒲公英地里,没有任何动作,顶在她们头上的碗静静的,无论风怎么吹,它都不摔下来。

  但是,看!

  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姑娘们好似变了一张脸,变了一个身体,变了一个人!她们已经完投入到这场激烈的舞蹈中来了。几十个头顶小碗的姑娘如几十条舞动的丝带,不停地变幻在你的面前。

  好一场顶碗舞!”……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看了顶碗舞表演后写的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却很传神地写出了顶碗而立的神韵。

  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诉记者,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顶碗舞》的出处与佛教有着一定的渊源。研究者认为,顶碗舞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一人或多人头顶茶杯、碗状小油灯、碗,里面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碗”而歌

  《顶碗舞》是蒙古族传统的经典舞蹈,简洁夸张的舞蹈语言、变换巧妙的舞台调度、恢弘大气的音乐,塑造出蒙古族女性端庄自信的风采。

  张掖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告诉记者,《顶碗舞》的创作出发点主要是从对道具“碗”的运用着手,有意淡化作品的情节性,突出传统舞种的形式美,力图将传统民族舞蹈形式挖掘到极致。

  据了解,《顶碗舞》的表演特征,从民族风格出发设置和发展动作及技术技巧,再加上具有民族韵味的音乐在原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得剧目成为具有当代气息的民间舞,同时又不失一种源于传统的浓厚风格。盅碗舞表演开始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表演中,让动听的碰击声始终不停,节奏转快后,则更为精彩。表演中,人们常唱着当地民歌为之助兴,使环境气氛更为热烈融洽。

  源自清代

  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诉记者,民乐顶碗舞是一种独家传承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

  流行于甘肃民乐县的顶碗舞由来已久。当地研究者告诉记者,民乐顶碗舞传说为清乾隆年间汤庄驻军所流传。汤庄村村民汤治民,自幼爱好社火,潜心于传统社火的研究和整理。学习刻苦,年轻时一边耕作一边练习顶碗舞,技艺日渐精熟,逐渐带动村民练习了起来。近几年来,民乐县把继承发展繁荣顶碗舞艺术作为培育地方特色文化的重头戏来抓,在组织、发展规划上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目前,民乐顶碗舞艺人已达400多人,遍布全县,每年的春节、元旦都要进行比赛。

  和蒙古族传统顶碗舞不同的是,民乐的顶碗舞更加注重社火形式的热闹和场景。当地顶碗舞的特点是融舞蹈与杂技为一体,舞姿漾洒,造型优美,内容丰富,舞具简单,只用二碟一碗一双筷子,一根竹条,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舞者头顶瓷碗,牙咬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按音乐节奏,磕动“口条”敲打出有节奏的悦耳声音,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颇吸引人。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