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东垣村矗立着一座祠堂,从祠堂内的碑记、匾额、楹联以及历代宗亲世系表中,可以窥见清朝时自陕西合阳移民到青海的张氏家族十三世的历史。
12月3日,川口镇东垣村,阳光柔和地照进村中央的这座白墙青瓦的古朴院落,偶尔一阵清风,吹动院内楼阁檐角高悬的铜铃,泛泛之声传出清幽古意。
墨香传世长
这是一座占地一亩的四合院式的庭院,庭院坐北朝南,门楼上装饰着瑞兽,“张氏祖祠”四个笔力浑厚、古朴的隶书大字雕刻在门额上,门楣雕刻“和阳堂”三个大字,大门两侧的门框上刻着“和宗敦祖书香传家,阳天泰地德被千秋”的对联。
这座祠堂的主人是在民和耕读传家13代、有着346年历史的张氏家族。
张氏家族历来文人辈出。清朝廪生张鉴是馆阁体高手,张维祖、张耀南是隶篆大家,张士全、张孝慈的行草各有特色,曾参加各种展览,并被国内外文博机构收藏。张维祖、张耀南的国画创作也具有相当水平。
院内诗词、记事碑石耸立,置身其间,仿若走进一座碑林,碑刻上精湛的书法作品引人驻足,暗自惊叹。祠堂门头、院内所见墨迹几乎都出自张氏族人,“张氏祖祠”四个大字,是由着名书画家、张氏先祖张晓宜所题,门内两侧墙壁上的书法作品则是张士全、张晓宜父子的书法作品。民和地区的当代文人孟庆山在《民和县赋》中曾这样盛赞张士全的书法造诣“墨逼王右军。”
张氏族人张晓宇说,家族中最早的祠堂建于清代,但之后毁于战火。眼前的这座是在1995年族人集资重新修建的。族内现有直系亲属85户,有五百多人。重建祠堂的目的是想通过追思先祖,增强宗族向心力、凝聚力,传承良好家风。
东垣村的村民说,张家在村里有一百来人,人数不算多,但族内很团结,读书人多,人才多,上省志、县志、镇志的人多,作出的贡献大,是乡亲邻里的好榜样。
从合阳到川口
穿过张氏祠堂院子中间的小径,我们来到一座二层小楼前,小楼二楼显眼处挂一块红木匾牌,上刻“养天地正气”几个大字,楼门两侧挂着“引曙光於世,播佳钟在田”的对联。
小楼一层供奉着张家先祖牌位,按照辈分分层摆放,分支明晰。牌位前设香案,上有香炉灯具,两侧墙上挂着张氏世系图谱,十三世家族脉络清晰。
图谱上“始祖陕西省合阳县”字样,表明了张家先辈的渊源。张晓宇说:从张家先祖张思恩到如今已经有十三世了。在清光绪二十五年所修的《张氏三代祖谱》中,有这样的记载:余考根源旧来发籍(陕西)合阳,康熙六年(1667年),始祖三人贸易,一住三角城,一西宁川,一居上川口,至今支派繁衍发达四房。张晓宇说,五世先祖张汉辅是清道光庚子科武举,任把总,虽说是个不大的武官,但为张氏家族起家从政,成为书香门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世张中和、张中文,七世张凤仪、张凤澡都获得痒生,也就是秀才的功名,属于乡村的读书人;六世先祖张中武还任登仕郎、武佾生等职,他在清光绪二十五年首编张氏本之祖谱,为张氏宗谱和祠堂文化研究传承奠定了基础。
据史料记载,从乾隆初年起,陕西、山西、山东等省的客商陆续来青海定居经商。其中,这些客商以山西、陕西籍最多。
在《民和县志》中记载着:“川口张氏家族,其祖先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陕西合阳来川口操钉碗业落户……”
张凤泳悬壶济民
步入祠堂东边的配殿,看到三面墙上均悬挂着张氏历代学人名录,将在科举中考取功名的、在地方上有声望的,直到当代高考进入北大、留学国外的张氏族人悉数录入,展示了张氏家族崇文重学的家风,令观者顿生崇敬之情。
医官张凤泳的事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张凤泳清咸丰十一年生人。在孟庆山的《民和县赋》中有“哈铁匠乐善好施,张凤泳悬壶济民”的句子。当张凤泳读完私塾完成幼年启蒙教育之后,就对医学典籍手不释卷,后来在碾伯县开药店。
张晓宇介绍,张凤泳尤其精通伤寒及小儿科,医术高明,以致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因此被委任为碾伯医学训科医官之职,负责药铺、诊疗所开设资格审核。碾伯、甘肃红古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名噪一时。后来他回到川口,悬壶济民。无论寒暑,他清晨早起静候患者就诊,从不懈怠。附近村落病人需要出诊时,他二话不说,立即背上医药箱坐上骡马出发,从不推诿延误。无论贵贱贫富,一律详查病情,辨证施治,谨慎诊脉投药。对垂危病人则当机立断,如果能治,就尽力施治,如果属不治之症,就明确告知。对贫苦病人,常常义诊。当时的享堂驻军长官,也常派车马接张医官诊疗。
除了坐诊行医,张凤泳还不厌其烦,答疑解惑,培养了不少人才,像后来的名医罗子宽、李自正、狄延清等,都曾师承他的门下。这让张凤泳备受乡里和医界敬仰。
兴办民和女学第一人
在《张氏历代学人名录》中,可以看出,生于清同治五年的张鉴(凤程),是张凤泳的弟弟,他的事迹同样令人感佩。张鉴创造了诸多第一:他是民和馆阁体书写第一高手,民和第一代巡官,还是兴办民和女子教育的第一人。
张鉴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科试中秀才,进学之后,于碾伯(乐都)县凤山书院进修,参加岁试,补为廪生,然后在川口义学执教。清末废除科举,兴新学,张鉴投笔从戎,考入甘肃巡警学堂。于民国初年毕业,在川口、古鄯担任巡官,成为民和地区第一代巡官。因为他秉公执法,为保一方平安出了不少力,地方民众曾送他一方“扞卫区域”匾额,赞扬其成绩。张家后人记得那方牌匾近乎有一张单人床板那么大,可惜后来被烧毁。
张鉴也曾赴凉州(武威)驻防,终弃戎归家。1930年,当民和县建立的时候,学堂一律改为学校,这年张鉴与另一民和教育家狄思廉倡导创办了上川口第一女子学校,张鉴从1932年到1937年连任校长。这是川口乃至民和第一所女子学校,那时女子上学风气未开,学校设备十分简陋。当时最重要的几项任务是筹款、动员女子就学、聘请教师。张鉴一边细致地家访,一边率先把自己的女儿淑贤送到女子学校就读,起到示范作用。后来,家长们渐渐理解和支持此举,学生人数从十多人,增加到三四十人,学校设备也增多了,有了些规模。这些女子有的升学上了青海女子师范学校,淑贤就是其中的一个。淑贤毕业后,先后在民和巴川、川口等地任教,成为省内第一批女教师。之后张鉴就任民和县钦香图书馆馆长。1939年,因为他深孚众望,曾被聘请为青海省政府咨议。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