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陶:东西交融的质朴文明

时间:2014-04-27 08:30来源:天山网 作者:武润生 点击: 载入中...

新疆古陶

 

  在人类发展史上,陶器的出现,不容置疑是最为重大的发明之一。 人类从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到动手烧制简易陶器,人类文明终于从层层缠绕的“原始”中解脱了出来。在古代新疆的土地上,自从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陶器始终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息息相关,新疆陶器也无不带着自身的特征与风采。


 

“田园”与“葡萄”

 


  在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谭旗光眼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和静县察吾乎沟口墓地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田地葡萄纹彩陶罐。在普通人眼里,这件历经数千年的彩陶“伤痕”累累,就是多看几眼,也发现不了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但在有着几十年考古发掘经验的谭旗光眼里,却是一件难得的“镇馆之宝”.


  文物和历史是分不开的。现在人看来极其简单的作品,却是古人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创作飞跃,没有这些东西,现在人类文明就不可能出现。据推测,出土田地葡萄纹彩陶罐是新石器晚期临界青铜器时代的古代新疆人作品。目前在国内,田地与葡萄纹饰的彩陶仅此一件。从简单的田地纹不难看出,在鸿蒙初启的古代新疆,在天山南麓今和静境内的人们,农业生产已成为了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农耕和土地的依赖无以复加,在生活用具上也不忘设计上有关田地的图案。


  葡萄到现在还是新疆的一张名片。但古代先民到底何时开始种植葡萄,一直很难定论。陶罐上的葡萄纹表明,天山南麓的先民在遥远的古代就开始钟情于葡萄这种香甜的果实。在谭旗光看来,葡萄不但深深体现了古代新疆的地域特色,也把新疆地区葡萄种植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截。


  同样体现新疆特色的还有骆驼纹陶器。戈壁沙漠隔断了新疆的一个个绿洲,沙漠之舟骆驼是古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骆驼纹理所当然地在古代陶器上出现了。


 

西来元素

 


  新疆和中亚、南亚地区毗邻,与西方文化的联系也最早。东起哈密,西到塔什库尔干,北到阿勒泰,南到昆仑山北麓发现的史前文化考古资料中都有具体反映。哈密天山北路文化的筒形陶罐、阿勒泰克尔木齐的尖底橄榄形罐、喀什库尔干下半地墓地的折腹筒形罐,流行刻划、压印的几何纹饰,都与南西伯利亚地区的阿凡纳谢沃、安德罗诺沃文化、卡纳苏克文化关系极为密切。


  在谭旗光的印象中,西来文化在新疆陶器中的反映,莫过于在洛浦发现的红陶片上的贴塑像,从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都完全是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西方文化对古代新疆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这些残存的红陶片,让我们把那个东西文化交融的古代新疆看得更真切。


  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史前时期新疆的人种,在哈密盆地以蒙古人种居多,其他地区都是以欧洲人种为主体。


 

东来之蚕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自制工具,后来也更多地在饰品中得到表现。谭旗光告诉记者,新疆发现的唐代陶蚕很能说明中原文化对古代新疆人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年冬天,在新疆的大漠深处,斯坦因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掘出土了一块木牍。木牍上画着一位中原地区的公主嫁到了古和田。公主头戴帽子,两边站着侍女。一边画着一只篮子,篮子里放着蚕;另一边画着一台纺车,左边的侍女用手指着公主的帽子,似乎在说,蚕种是公主通过帽子偷运过来的。


  据说在古代中央政府禁止蚕种外流,这个木牍上的图画讲述了远赴西域的中原公主,把蚕种藏到帽子里带到了新疆。等到玄奘赴西天取经途经和田时,此地养蚕之风已经盛行。后来和田人奉偷运蚕种的公主为神灵,还为她建了祠堂。


  传说并不一定可靠,但那实实在在的陶蚕却真实地讲述着,蚕在古西域人心目中的地位。


 

历史遗憾

 


  同样都烧制陶器,中原地区的陶器向着更高的工艺发展,最终为中国搏来了“china”的名号。由陶器发展而来的瓷和丝绸,成为世界对中国最深刻的认识。


  新疆陶器为什么没能像中原陶器那样发展成为更精致的瓷器呢?谭旗光认为,新疆陶器停留在原地,不能说古代新疆人就不喜欢瓷,那些在新疆出土的中原地区烧制的瓷器很能说明,新疆人对瓷器的喜爱。之所以没能烧制出瓷器,面临着两个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


  首先,烧制陶器温度一般达到600-800℃即可,而烧制瓷器温度必须达到1000℃以上。这是技术上巨大的难题。沙漠戈壁加小块绿洲的古新疆,几乎没有一种相对完整的本土文化发展壮大,烧瓷工艺也是如此。第二,烧制瓷器对瓷土有着很高的要求。烧制瓷器的土叫做高黏土,在土质碱性很强的新疆,没有现代科技,根本就无法解决原料问题。


  能烧陶,却未能烧制出瓷。孰可惜也!古代新疆最终成了中原瓷器走向欧洲的驿站。


 

陶器由来

 


  所谓新石器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叫法是相对旧石器时代而言的。考古学家把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纺织等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的标志和基本特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以黏土为原料,搓成泥条盘筑成形后再抹光、装饰、焙烧形成。它们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和夹砂陶。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对泥土的黏性、可塑性有所认识,还发现泥坯经过日晒与火烧而变硬,从中受到启发,这些都是陶器发明的先决条件。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有强烈需求,陶器便产生了。


  吐鲁番阿斯塔那细石器是与打制石器和陶器共存,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新疆先民已在使用陶器。我们尚不清楚远古新疆的第一件陶器是出自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的自发创造还是从遥远的东方或者西方传入,但就新疆遗存下来的古陶器看来,无不深深透露着新疆迥异的自然和文化特色。


  古陶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显现着古代新疆人朴素的观念,和对自然与世界的理解。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新疆古陶:东西交融的质朴文明
  • 新疆古陶东西交融的质朴文明
  • 新疆古陶:东西交融的质朴文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