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挖掘古墓169个 千年干尸古墓群保存完整

时间:2014-06-10 08:3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耿丹丹 点击: 载入中...

千年干尸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从且末县文物局获悉,至今,且末县总共挖掘古墓169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扎滚鲁克古墓群保存完整,为当地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


  扎滚鲁克古墓群墓地位于车尔臣河西约10公里的堆积阶地上,东临古河道,面积3.5平方米,是古代且末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昆仑山北麓发现的最大墓群之一。其中一号墓地规模最大,墓葬分布较集中。2002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且末县文物局副局长买买江介绍道,且末县文物保护点比较多,特别是扎滚鲁克古墓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有2700年到3500年的历史,墓葬里的干尸数量比较多,保存的也非常完整,扎滚鲁克墓地的二十四号墓在2001年还出土了人数最多的家族丛葬墓。


  扎滚鲁克墓地的二十四号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墓室为长方形,葬有男、女、小孩共14人,以仰身屈肢葬为主。


  新疆且末博物馆讲解员古丽娜尔在讲解中说,当时的墓葬最流行的就是单葬、合葬和丛葬。扎滚鲁克古墓群二十四号墓坑属于丛葬,坑里的14具干尸同属于一家族,他们在埋葬的过程很讲究顺序,通过墓道依次排列,最早埋葬的时间和最后死埋葬的时间上大概相差200到300年。


  不仅如此,墓里还出土了丰富的文物,有石、陶、木、铜、铁以及色彩艳丽、做工精良的棉、毛服饰织品和殉牲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竖箜篌”就出自该墓。“竖箜篌”在全世界仅发现三件,一件在吐鲁番,其他两件都在且末。


  买买江告诉记者,由于且末县气候干燥,所以出土的文物、干尸保存都非常完整,刚出土的干尸甚至连胡子都可以看的出来。


  《新疆游记》一书中曾经对且木干尸这样记载:“据土人云,十年前大风扬沙,流露古棺,启视之,衣冠尚丰,被风乃成灰烬,移置塔中以至今日,何代尸骸,无从稽考,大抵一古代木乃伊也,新疆地属高原,土性干燥,废物土中,可数千年不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新疆龟兹故城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 新疆木垒平顶山古墓群现青铜时代晚期遗骨和彩陶罐
  • 新疆古墓群现殉葬马 证其为青铜时代晚期塞人遗迹
  • 新疆青河首次发现“桃面人”岩刻像
  • 新疆达坂城区现彩陶残片 附近存春秋战国时遗址
  • 新疆现中国最早麦类面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