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和镇位于兰州市北部,皋兰县南部。镇政府距兰州市市区中心15公里,素有“省城北门第一镇”之誉,镇域土地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7684亩。全镇现辖忠和、崖川、丰登、平岘、盐池、六合、水源8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83人,3868户。忠和镇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兰州市重点建设小城镇。2001年完成撤乡建镇。经过10年发展,全镇现有工商企业93家,初步形成了PE管材、机械加工、生物制品、轮胎集散市场、小型加工等多领域发展的格局。2009年,忠和镇完成国民生产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566万元、6110万元和7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1元,增长14.5%。3月31日,记者在该镇看到,乡村道路经拓建整修后,宽展平坦。3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初步建成。镇上建起了敬老院,卫生院以及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村民家家通自来水,户户使上了农用车……因为土地流转的情况不同,镇上不同村落的村民劳作、生活状态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这其中,距离兰州北大门仅8公里处的忠和村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了兰州市城乡一体化的“窗口村”。
忠和村:不靠种地养家糊口
出了兰州,驱车向北走30分钟,路两旁就出现了一排排经济林。这便到了忠和镇的忠和村。
忠和村下辖火烧崖和中铺子两个自然村,564户,人口2124人。拥有耕地1693亩。“我们这个村地少,人均耕地不到七分。再加上水少,天旱。这些年,村民不再种粮和菜了。有地的农户就栽种一些桃树、梨树。这两年,村里的养殖业逐渐发展起来。”忠和村的牛书记介绍,目前,种植西甜瓜、经济林所得收入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10%。而养殖收入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达到部分农户家庭收入的30%,农户主要饲养猪、牛、鸡等。
以养牛户侯子仁家为例,前几年全家5口人就靠种植3亩桃树为生。因为地旱,水价格又高,一些地不种渐渐就荒了。2004年,曾在奶厂工作过的侯子仁决定饲养奶牛。他买进5头奶牛,全家人开始了摸索着养牛。发展到今天,侯子仁家的牛场已有了一定规模,奶牛最多时达到20头。“家里没人出去打工,都在自己的场里忙活。奶牛产奶后,儿子就骑车进市里卖,以一斤两元钱的价格销售,剩下的就以9毛钱的价格卖给附近的奶厂。”侯子仁告诉记者,除去一切开销,去年纯收入在4万元左右。
由于地少,忠和村的很多农户,依托村子开辟出新的增加收入渠道。村民薛冬梅家共有5口人,有6亩旱地。她的两个姑娘都在兰州市里的药店打工,每月收入都在1600元左右。丈夫被招工去搞两山绿化建设,种点花花草草,一年也有9000元的收入。而自己和婆婆在家种植旱地西瓜,每亩地的收入是2000元左右。薛冬梅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大姑娘已经结婚了,我们家的日子过的很舒心。我们现在是不靠种地养家糊口的农民。”如今,跑运输,两山绿化工作以及在兰州周边打工占到忠和村农户家庭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
“不离村”:村民成朝九晚五“上班族”
采访中记者发现,忠和村的青壮年如今大都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从忠和镇到兰州市区乘车也不过半小时的路程。每天一大早,忠和村村民们就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向着兰州市区的方向顺势而下。也有一部分忠和“上班族”们选择乘坐皋兰至兰州的长途汽车,单程只要3元钱,方便、快捷。一天工作结束后,他们从大沙坪驼铃客车厂的幼儿园接上孩子再回到自己的农家小院。所以每到夜晚,这个兰州北大门边上的小村落,热闹得如同城市一般。
22岁的村民小鹏中专毕业后去大沙坪一家火锅店打工,包吃住一个月能拿到1400元的工资,但是小鹏还是在家住。“村里什么都不缺,每天下班,一家人热热乎乎的在一起多好。”小鹏说,不住老板安排的住处,每月还能多拿150元的补助,这样下来抛出车费,每月至少能多领到100元钱。
近些年,忠和村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据了解,如今忠和村下辖的火烧崖村有20多户村民家里都盖起了漂亮、宽敞的小洋楼;而中铺子村已经有40户村民家里拥有二层小楼,20户村民都开上了小轿车。村里光跑运输的大型车辆就达到30多辆,微型车达到99辆。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一辆“三马子”。
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的优越,使忠和的年轻人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更“恋家”:在外上班不离家;结婚后照样住村里。小鹏在坐车上班的路上认识了在大沙坪一家幼儿园做幼师的崖川村姑娘韩婷,两人准备结婚了。当记者问及是否准备在市区买房时,小鹏非常肯定地表示,市区空气不好,房子又贵,根本不会考虑。“我们家去年盖了二层新房,宽敞明亮,做新房多好。我和媳妇商量好了,把积蓄加在一起,买一辆二手车,这以后去兰州上下班就更方便了。”
平岘村:多半还是“靠地吃饭”
与忠和村不同,忠和镇上的水源,丰登、平岘等村子村民多半还是“靠地吃饭”。倚靠发展壮大以花卉种植、特色瓜菜栽培为主的大棚高效农业,那里的农户增产增收的步伐越来越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以耕地较多的平岘村为例,这个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超过50人。
平岘村距离兰州市12公里路。全村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936人,总耕地面积达到5750亩。其中,水地1650亩,沙地2100亩。特有的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使本地生产的白兰瓜、旱地籽瓜、西甜瓜、荷兰豆等土特产品品质、口感极佳,深受市场欢迎。该村村长说,“我们村旱地每亩收入达到1000元左右,水地蔬菜收入2、3千元左右。去年,村里又建造了50亩高架大棚,鲜菜“两茬子收”,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看着菜价行情不错,有村民还自发筹资40万元建造了2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以后我们村的菜会销的更旺,农户都觉得有奔头。”
近年,忠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一系列“强镇富民”科技项目:引进了红皮南瓜、丰抗8号、大地巨龙、金城5号等瓜菜新品种,扩大了种植面积;实施“强镇富民”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万亩旱沙西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面积2500亩,引进示范7个西甜瓜新品种,进行了10亩旱沙全膜覆盖和4亩保水剂试验以及生物菌肥试验。加强了旱沙西甜瓜种植技术集成和产业化提升。目前,忠和镇的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2000多亩,占到皋兰县总瓜地面积的五成;该镇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投资7万元,在罗官、六和村完成了830亩经济林基地建设;在丰登、平岘、崖川村建设沼气池150座。并完成了投资16万元的标准化畜牧站建设任务。
忠和镇:乡风村容颇具“现代感”
在忠和镇,记者随处都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
采访当天,火烧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正在进行远程教育。该校李校长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村民对种植、养殖知识的需求,镇上专门购置了电脑,请了老师就农业科技知识进行不定期传授。“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近年,忠和镇辖内的村办小学师资力量不断充实、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去年,全镇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50.49%。
在医疗方面,忠和实施了镇村药品统配、“降消”项目。罗官、丰登两村建成了标准化的卫生所,解决了村民们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目前,全镇共有4078户15837人参加医保,参保率达到95.8%;去年已有600人(次)领取医疗补助110万元。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镇上实施“一村一品”群众文化精品工程。投资30万元,建成了302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站。并成立水源太平鼓、崖川书画摄影、丰登鼓子三个特色协会,仅去年就开展活动50多场次。今年,35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广场也将正式开放。
除此之外,忠和镇还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镇上不定期地举办法制专题培训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并构建了镇村组户“四位一体”帮教网络。目前,辖区内农户家里安装的电子报警器就达150个。
据忠和镇魏书记介绍,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已经有序开展。“去年,我们镇道路硬化里程已达65.28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标。镇上投资60万元的敬老院已完成主体建设,不久后就能投入使用。目前,平岘、丰登、崖川村三村村庄院落美化达到190户。我们还筹资45万元,对辖区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在忠和、崖川、平岘、丰登四村建成了12个垃圾台和13个垃圾箱,成立了忠和镇行政执法中队,制定了一套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办法。”
记者手记:
皋兰县是2010年兰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两个市级试点县区之一,而距离兰州仅半小时车程的皋兰县忠和镇忠和村“融入城市圈”有着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正在规建的北龙口物流园区,忠和村先行一步,成为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窗口村”。
目前,北龙口物流区的地形图测绘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镇将以“推进城郊经济,建设省城北门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之镇”为目标,依托北龙口土地经营开发公司,积极推进土地经营开发和储备,发挥崖川承接物流园区加工仓储的优势,盘活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荒山荒坡300亩以上,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形成以建材、包装材料和仓储物流为主的工业集聚区。
“北龙口物流园区如果真正运作起来,能解决我们这里全部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到时候,村民真就可以在家门口上下班了。”该镇分管教育、交通的李镇长说。
对于未来,忠和镇还规划了这样的“蓝图”:争取将南部四村纳入兰州市城市发展四版规划。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盘活土地存量,扩大开发空间。支持经济实体和个人兴办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贸仓储等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以商贸为主体、配套网点为基础的城镇商贸格局。
(责任编辑:鑫报)
忠和村:不靠种地养家糊口
出了兰州,驱车向北走30分钟,路两旁就出现了一排排经济林。这便到了忠和镇的忠和村。
忠和村下辖火烧崖和中铺子两个自然村,564户,人口2124人。拥有耕地1693亩。“我们这个村地少,人均耕地不到七分。再加上水少,天旱。这些年,村民不再种粮和菜了。有地的农户就栽种一些桃树、梨树。这两年,村里的养殖业逐渐发展起来。”忠和村的牛书记介绍,目前,种植西甜瓜、经济林所得收入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10%。而养殖收入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达到部分农户家庭收入的30%,农户主要饲养猪、牛、鸡等。
以养牛户侯子仁家为例,前几年全家5口人就靠种植3亩桃树为生。因为地旱,水价格又高,一些地不种渐渐就荒了。2004年,曾在奶厂工作过的侯子仁决定饲养奶牛。他买进5头奶牛,全家人开始了摸索着养牛。发展到今天,侯子仁家的牛场已有了一定规模,奶牛最多时达到20头。“家里没人出去打工,都在自己的场里忙活。奶牛产奶后,儿子就骑车进市里卖,以一斤两元钱的价格销售,剩下的就以9毛钱的价格卖给附近的奶厂。”侯子仁告诉记者,除去一切开销,去年纯收入在4万元左右。
由于地少,忠和村的很多农户,依托村子开辟出新的增加收入渠道。村民薛冬梅家共有5口人,有6亩旱地。她的两个姑娘都在兰州市里的药店打工,每月收入都在1600元左右。丈夫被招工去搞两山绿化建设,种点花花草草,一年也有9000元的收入。而自己和婆婆在家种植旱地西瓜,每亩地的收入是2000元左右。薛冬梅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大姑娘已经结婚了,我们家的日子过的很舒心。我们现在是不靠种地养家糊口的农民。”如今,跑运输,两山绿化工作以及在兰州周边打工占到忠和村农户家庭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
“不离村”:村民成朝九晚五“上班族”
采访中记者发现,忠和村的青壮年如今大都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从忠和镇到兰州市区乘车也不过半小时的路程。每天一大早,忠和村村民们就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向着兰州市区的方向顺势而下。也有一部分忠和“上班族”们选择乘坐皋兰至兰州的长途汽车,单程只要3元钱,方便、快捷。一天工作结束后,他们从大沙坪驼铃客车厂的幼儿园接上孩子再回到自己的农家小院。所以每到夜晚,这个兰州北大门边上的小村落,热闹得如同城市一般。
22岁的村民小鹏中专毕业后去大沙坪一家火锅店打工,包吃住一个月能拿到1400元的工资,但是小鹏还是在家住。“村里什么都不缺,每天下班,一家人热热乎乎的在一起多好。”小鹏说,不住老板安排的住处,每月还能多拿150元的补助,这样下来抛出车费,每月至少能多领到100元钱。
近些年,忠和村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据了解,如今忠和村下辖的火烧崖村有20多户村民家里都盖起了漂亮、宽敞的小洋楼;而中铺子村已经有40户村民家里拥有二层小楼,20户村民都开上了小轿车。村里光跑运输的大型车辆就达到30多辆,微型车达到99辆。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一辆“三马子”。
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的优越,使忠和的年轻人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更“恋家”:在外上班不离家;结婚后照样住村里。小鹏在坐车上班的路上认识了在大沙坪一家幼儿园做幼师的崖川村姑娘韩婷,两人准备结婚了。当记者问及是否准备在市区买房时,小鹏非常肯定地表示,市区空气不好,房子又贵,根本不会考虑。“我们家去年盖了二层新房,宽敞明亮,做新房多好。我和媳妇商量好了,把积蓄加在一起,买一辆二手车,这以后去兰州上下班就更方便了。”
平岘村:多半还是“靠地吃饭”
与忠和村不同,忠和镇上的水源,丰登、平岘等村子村民多半还是“靠地吃饭”。倚靠发展壮大以花卉种植、特色瓜菜栽培为主的大棚高效农业,那里的农户增产增收的步伐越来越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以耕地较多的平岘村为例,这个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超过50人。
平岘村距离兰州市12公里路。全村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936人,总耕地面积达到5750亩。其中,水地1650亩,沙地2100亩。特有的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使本地生产的白兰瓜、旱地籽瓜、西甜瓜、荷兰豆等土特产品品质、口感极佳,深受市场欢迎。该村村长说,“我们村旱地每亩收入达到1000元左右,水地蔬菜收入2、3千元左右。去年,村里又建造了50亩高架大棚,鲜菜“两茬子收”,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看着菜价行情不错,有村民还自发筹资40万元建造了2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冷库。以后我们村的菜会销的更旺,农户都觉得有奔头。”
近年,忠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一系列“强镇富民”科技项目:引进了红皮南瓜、丰抗8号、大地巨龙、金城5号等瓜菜新品种,扩大了种植面积;实施“强镇富民”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万亩旱沙西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面积2500亩,引进示范7个西甜瓜新品种,进行了10亩旱沙全膜覆盖和4亩保水剂试验以及生物菌肥试验。加强了旱沙西甜瓜种植技术集成和产业化提升。目前,忠和镇的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2000多亩,占到皋兰县总瓜地面积的五成;该镇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投资7万元,在罗官、六和村完成了830亩经济林基地建设;在丰登、平岘、崖川村建设沼气池150座。并完成了投资16万元的标准化畜牧站建设任务。
忠和镇:乡风村容颇具“现代感”
在忠和镇,记者随处都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
采访当天,火烧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正在进行远程教育。该校李校长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村民对种植、养殖知识的需求,镇上专门购置了电脑,请了老师就农业科技知识进行不定期传授。“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近年,忠和镇辖内的村办小学师资力量不断充实、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去年,全镇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50.49%。
在医疗方面,忠和实施了镇村药品统配、“降消”项目。罗官、丰登两村建成了标准化的卫生所,解决了村民们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目前,全镇共有4078户15837人参加医保,参保率达到95.8%;去年已有600人(次)领取医疗补助110万元。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镇上实施“一村一品”群众文化精品工程。投资30万元,建成了302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站。并成立水源太平鼓、崖川书画摄影、丰登鼓子三个特色协会,仅去年就开展活动50多场次。今年,35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广场也将正式开放。
除此之外,忠和镇还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镇上不定期地举办法制专题培训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并构建了镇村组户“四位一体”帮教网络。目前,辖区内农户家里安装的电子报警器就达150个。
据忠和镇魏书记介绍,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已经有序开展。“去年,我们镇道路硬化里程已达65.28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标。镇上投资60万元的敬老院已完成主体建设,不久后就能投入使用。目前,平岘、丰登、崖川村三村村庄院落美化达到190户。我们还筹资45万元,对辖区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在忠和、崖川、平岘、丰登四村建成了12个垃圾台和13个垃圾箱,成立了忠和镇行政执法中队,制定了一套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办法。”
记者手记:
皋兰县是2010年兰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两个市级试点县区之一,而距离兰州仅半小时车程的皋兰县忠和镇忠和村“融入城市圈”有着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正在规建的北龙口物流园区,忠和村先行一步,成为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窗口村”。
目前,北龙口物流区的地形图测绘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镇将以“推进城郊经济,建设省城北门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之镇”为目标,依托北龙口土地经营开发公司,积极推进土地经营开发和储备,发挥崖川承接物流园区加工仓储的优势,盘活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荒山荒坡300亩以上,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形成以建材、包装材料和仓储物流为主的工业集聚区。
“北龙口物流园区如果真正运作起来,能解决我们这里全部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到时候,村民真就可以在家门口上下班了。”该镇分管教育、交通的李镇长说。
对于未来,忠和镇还规划了这样的“蓝图”:争取将南部四村纳入兰州市城市发展四版规划。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盘活土地存量,扩大开发空间。支持经济实体和个人兴办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贸仓储等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以商贸为主体、配套网点为基础的城镇商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