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婴:一生未走出父亲光环

时间:2011-12-27 13:30来源:读友报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鲁迅惟一的儿子周海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走出父亲巨大的光环。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到周海婴这个名字,首先跳出来的还是"文豪鲁迅之子",而非"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家"。

  不想活在父亲光环中一般人知道周海婴,只晓得他是大文豪鲁迅的儿子,对其本人在科技、摄影等领域的建树,却了解不多。周海婴一生都试图走出自己的路,但“鲁迅”之名太过耀眼,以至于到周海婴去世,新闻媒体还以习惯性在其名之前冠以“鲁迅之子”。

  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作为名人之后,周海婴对于长久以来人们习惯将他的一切与父亲鲁迅相联系很无奈。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不愿意在父亲的光环下生活。

  “我们要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周海婴说。

  尽管不想借父亲之名,但作为鲁迅仅有的一个儿子,周海婴还是做了不少与纪念、研究鲁迅相关的工作。他本人曾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2010年,《鲁迅回忆录》手稿本得以完整面世,周海婴是该书的主编。他透露,那时的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

  一生研究无线电鲁迅去世后,周海婴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缴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后开始走上科研道路,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他曾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规划工作。

  周海婴从事无线电事业长达55年以上,家中摆满了所获的各类荣誉证书。

  第一架照相机是借来的如果不是2009年的《镜匣人间———周海婴80摄影展》,知道周海婴热爱摄影的人恐怕会更少些。有人评论说,能够数出他的摄影成就的人,几乎都是摄影圈内人。所以,他总是称自己是“准摄影家”。

  周海婴在回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时说:“有一天母亲比较富裕的朋友借给我一只小方木匣镜箱,由此我正式开始学习摄影了。”

  对于儿子痴迷于摄影,母亲许广平非常支持。周海婴拍的早期照片都用几本厚厚的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都是许广平帮儿子细心粘贴的,有些用了三角形相角。许广平还为海婴的初学摄影簿亲笔题字:“雪痕鸿爪”、“大地蹄痕”。

  1948年,许广平还将买防寒衣服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了台照相机和20个胶卷。这架相机,周海婴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2009年10月到11月,一生热爱摄影的周海婴,在他八十岁生日之际,举办了一次个人摄影展。人们在这次展览上,看到了1948年郭沫若、侯外庐、宦乡等民主人士搭乘“华中轮”海船,从香港前往东北解放区,到沈阳后又留下迎接“新政协”的历史瞬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廖仲恺:一生苦斗扶助农工(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李慰农:报国一生为工农(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胡适曾得“怪病”:西医未确诊 被中医陆仲安治愈
  • 邓朴方回忆梦魇般的往事
  •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