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西贡:史上最大的直升机撤离行动

时间:2012-06-11 09:21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任秋凌 点击: 载入中...



难民蜂拥登上CH-53直升机



美国驻西贡大使馆模型,可见屋顶停机坪。



只有少数越南人有幸登机撤离





1975年4月底,南越政权的大本营西贡(今胡志明市)陷入重围,通往海岸的道路全被北越军队截断,各国航空公司取消了商业航班,连机场跑道也遭炮火破坏,令乘坐固定翼飞机逃出这座孤城的设想化为泡影。此刻,坚守在美国大使馆的最后一批海军陆战队员并未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史上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的见证人。近日,美国《航空航天杂志》载文披露了这次行动的始末。

广播里传来撤退暗号

4月29日清早,陆战队C连指挥官吉姆·基恩少校站在大使馆办公室破裂的窗户前,眉头紧锁,凝视着远方。两年前,五角大楼就着手制订南越政权崩溃时的秘密撤离计划,虽然考虑了多种选择,随着局势迅速恶化,如今留给他们的只剩一条路——搭乘直升机。好消息是,大使馆的屋顶停机坪极其坚固,足以承受陆战队的标准运输工具——CH-46“海骑士”直升机,至于肚量和块头更大的CH-53“海牡马”直升机,则只能使用院子里的地面着陆区。

几周前,放弃西贡的暗号就已经发出。在陆海空三军电台的公用频道中,广播员的语调和往常一样平淡:“西贡当前的温度为105华氏度并不断升高……”紧随其后的是歌曲《白色圣诞节》,当然,包括平民和士兵在内的所有美国人都知道其中蕴含的真实信息。撤离行动代号“急风”,在机场的国防武官办公室和美国大使馆同步进行。

刚过正午,美国海军的A-7“海盗”攻击机和空军的F-4“鬼怪”战斗机从泰国起飞,随即进入南越领空,准备为执行撤离任务的直升机提供掩护。几十英里外的公海上,海军陆战队准将理查德·凯利在“蓝岭”号指挥舰上紧盯着西贡上空的风吹草动。他用无线电联系格雷厄姆·马丁大使,询问还有多少人等待撤离,对方有些吞吞吐吐,似乎在暗示撤离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气象雷达随后也传来报告:西贡东部降下大雨,能见度几乎为零,这意味着直升机将不得不低空飞行,更容易落入敌军轻武器的射程内。

负责现场指挥的基恩可顾不上这么多。“我需要直升机!很多直升机!”他几乎是怒吼着通知凯利,除了使馆工作人员、海军陆战队员,还有1000多名美国公民和越南人聚集在大使馆内,更麻烦的是,使馆周边地区还有多达上万名当地难民。

停机坪好像百老汇剧院

下午6点左右,雨势稍歇。基恩快步登上大使馆屋顶,远处终于传来他盼望已久的引擎轰鸣声。很快,4架斜着身子的“海骑士”出现在视野中,陆战队员们赶忙设立警戒线,把焦急等待的人群分开,每组20到25人,吩咐他们做好登机准备。相比之下,在院内停车场落地的“海牡马”更让人捏一把汗——由于大使馆内没有任何起重设施,一旦有直升机意外坠毁,根本无法移走残骸,必将导致撤离行动大大延缓。

离太阳落山不到1小时,还有至少1000人没有撤离。一名飞行员对基恩说:“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天黑后是否继续飞行,应当马上做决定。”与此同时,凯利准将也走进了特混舰队指挥官、海军上将大卫·惠特迈尔的舱室,两人随即进行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按照华盛顿的命令,所有飞机停飞,以免发生夜间事故。”惠特迈尔说。

“如果不继续撤离,天明时,等待余下士兵的将是北越军队。”凯利反驳。

官职更大的惠特迈尔被说服了,直升机飞行得以继续。按照基恩的要求,大使馆停机坪在短短10分钟内被照明灯环绕,彷佛节日里的百老汇大剧院一般。

次日凌晨3点30分,又一封急电从白宫飞来。福特总统的指示很简单:马丁大使立即撤离,剩下的人当中只撤美国公民。上校飞行员格里·贝里驾机飞往大使馆,一着陆就向基恩口述了命令。目送大使平安升空后,基恩跑向院子里维持秩序的海军陆战队警卫:“听我命令,大家组成半圆形队形悄悄撤到大使馆屋顶,不要跑,也别大声吆喝。”

全体陆战队员组成3个同心半圆,每队大约15人。眼见美国军人突然离开,大使馆门外的数百名越南人开始躁动不安。突然,随着一声巨响,大门像废纸板一样被挤垮。陆战队员见状连忙闩死使馆内门,而后登上电梯,来到第6层,再关闭电源,把钥匙扔进电梯井——他们要与时间赛跑。此刻,屋顶上只剩大约60名陆战队员和使馆工作人员了。

“停止撤离就送军事法庭”

理查德·凯利在“蓝岭”号的甲板上踱步,满脸不解地盯着手中的电报。飞行员贝里刚刚发来一句“老虎已经出笼”,除了代表“大使已安全离开使馆”外,还有人认为它意味着“所有美国人撤离西贡,行动已经结束,直升机将按命令停飞”。迷惑之下,凯里拨通了顶头上司、身在夏威夷的卢·威尔逊中将的电话,后者的指示振聋发聩:“我希望你通知所有指挥官,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一个重要事实:不管什么部门,也不管担任何种职位,如果擅自停止撤离,将哪怕一个海军陆战队员遗弃在大使馆,我会亲自将他送上军事法庭。听明白了吗?”

与此同时,愤怒的越南人正如潮水般涌向大使馆的楼梯井,并冲破铁链连接的栅栏。留守的陆战队员们听到一道道门被撞破的声音,南越难民已来到通往屋顶的最后一道钢门后面。贝里的“海骑士”回到使馆上空悬停,他无意间将头转向东南方,惊奇地看到刚露头的朝阳被很多黑点包围——那群飞往大海的“蜜蜂”是数百架南越直升机。再次降落并装满使馆员工之后,“海骑士”轰鸣着准备离地。这时,基恩走向驾驶舱,贝里摘下耳机,把头探出窗外,只听对方高喊:“一定要回来,别把我们留在这里。”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历史上的李白真是刺客?
  • 历史上十大隐蔽很好的伪君子
  • 二战史上最倒霉潜艇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
  • 历史上有谁真正用过丈八蛇矛
  • 历史上最长寿者活了257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